闽商杂志-闽商网讯(容月玲)磁灶镇位于福建省晋江市西北部,面积56平方公里,蕴含着丰富的瓷土资源,以烧制陶瓷而得名。自西晋武帝泰始元年磁灶镇开始烧制陶器,直至宋朝,该地的陶瓷制品扬名海外。距今已有1700多年,是中国陶瓷发源地之一。2000年6月18日,磁灶镇被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授予“中国陶瓷重镇”称号。
磁灶商会成立于1994年4月22日,是晋江市成立较早的镇级商会之一。目前,商会有217名人员,还拥有天工陶瓷城营销协会和磁灶镇个体协会两个社团成员,同时组建了昆明、北京、沈阳三个镇级异地分会。
磁灶商会会长吴声团
吴声团,磁灶商会会长、晋江市建材陶瓷行业协会会长、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法人兼执行会长、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会长、晋江市美胜建材实业公司董事长。虽然拥有众多头衔,但是他平易近人,向我们娓娓诉说起自己的创业史、商会的工作和远景蓝图 。
红色琉璃瓦,掘到第一桶金
1983年,刚刚高中毕业的吴声团,追随父亲的脚步,涉足陶瓷行业,创办了美胜公司,从工厂选址、建厂、生产、到销售等一系列工作,都由年轻的吴声团一人承办。
创业初期那段日子非常艰难,多少辛酸泪水不足为外人道。吴声团回首往事,轻描淡写,一句带过。正是因为早期的历练和自身的执著努力,1992年一次偶然却又必然的机遇,成为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让他掘得生意场上第一桶金。
1992年以前,晋江生产琉璃瓦的企业并不多,并且生产工艺落后,主要应用原始的“挤压”方法。这种生产方式产量有限,并且在产品的质量和造型上受限较多。当时吴声团的企业主要是做外墙砖,还没开始做琉璃瓦。
磁灶商会获得的部分荣誉证书
有一天,一位马来西亚的老板找到他,想要与他合作,帮客商生产一款红色的琉璃瓦。当时,市面上还没有那种颜色的琉璃瓦,因技术受限,颜色会在窑炉里发生变化,所以没有人敢于尝试生产红色琉璃瓦。
吴声团敢闯敢试,带着一帮人开始了最初试验。经过一次次摸爬滚打,终于掌握了琉璃瓦的烧制特性,成功烧出色如红旗的产品。客户很满意,因此有了第一份订单。
后来,大连有家地产商要建别墅群,也选用了这种充满喜庆色彩的琉璃瓦。美胜开始走上琉璃瓦生产的道路,很快就在这个领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他成功挖到了第一桶金。
煤改气,在阵痛中执着前行
磁灶镇,作为全国5大建筑陶瓷生产基地之一,已成为国家级星火区域性陶瓷建材支柱产业区、国家级技术创新陶瓷工业示范基地、福建省第三批科技示范镇,目前拥有建陶集团15家,先进辊道窑生产线300多条。磁灶镇陶瓷建材产品畅销全国各地,仅外墙砖产量一项就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二,琉璃瓦几乎垄断全国市场。
磁灶镇由原来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小镇,一跃成为闽东南经济重镇,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多年位居福建省10强乡镇前列。2000年6月,被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授予“中国陶瓷重镇”称号。
吴声团当仁不让地宣称,磁灶陶瓷产业已经跻身泉州市第五个千亿产业集群,具备了世界级的影响力。但是,他也如实坦言,由于煤改气的大力推行,磁灶陶瓷产业一度险些面临“灭顶之灾”。
“受煤改气影响,这几年磁灶的陶瓷生产企业受到很大影响。”吴声团告诉记者,“晋江磁灶建筑陶瓷生产线最高峰时期,拥有近500条生产线,泉州共有700多条,磁灶镇就占了五分之三。”
磁灶陶瓷业现代化生产车间
2011年,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环保号召,晋江产区勇当全国第一个煤改气的建陶产区。煤改气大力推行后,由于天然气价格较高,磁灶陶瓷企业一条窑一年就要增加百万元以上的成本,导致中小企业亏损严重,纷纷停产关门,许多陶瓷厂纷纷搬迁至漳州偏远地段,艰难生存。
吴声团说,创业至今,他历经了许多次陶瓷企业的起起落落,原因多方面,除了煤改气增加成本外,人工成本也在大幅增长,当初工人工资每月仅1000元左右,现在要四五千元。还有地价上涨,带动工厂的租金成本大幅上扬,这些都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极大挑战。
勇者无惧 开辟新渠道
压力同时也就是动力。晋江陶瓷企业在严峻的形势下,必须奋力寻找降本增效的新路子。除了天然气,能否找到第二种替代能源?
几年前,晋江市磁灶、内坑、紫帽三个陶瓷产区的镇级商会,多次组团赶赴四川、辽宁、广东等地陶瓷产区考察新能源的使用情况。“通过这次考察,我们掌握了一些被认为清洁技术完全过关的水煤气新技术和新工艺,已经形成报告提交有关部门,希望推动政府实行多元化的能源政策,拯救这个行业。”吴声团呼吁。
作为行业带头人,吴声团肩负着特殊使命:为磁灶陶瓷行业“化危为机”寻找新的出路。
吴声团说,希望政府对我们晋江陶瓷行业的能源发展趋势,有个新的认识,在能源政策上有更贴近实际的做法。节能减排的出发点是对的,只是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应该更加灵活一些,完全可以考虑建立多元化的能源替代方式,将清洁燃煤气化技术纳入。企业也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选择适应环保要求、又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能源模式。
磁灶苏垵村古窑址
“晋江磁灶作为千年瓷都,现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但也可以说迎来了30年来一次重大的转型升级机遇。首先,肯定要不断适应越来越高的环保要求,走绿色生产、清洁生产的模式。其次,应继续加大研发力度,加强产品研发创新,同时在营销环节建立自己的优势,磁灶在全国各地已经有很多陶瓷供销人才。我们磁灶商会一直致力于推动家乡陶瓷的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往高端化发展。这也就是全国6个磁灶商会集资30亿元,在磁灶打造海西家居建材博览城的原因。”吴声团说。
抱团发展,首创“回归工程”新模式
在吴声团会长的倡导下,目前,北京、上海、郑州、昆明、合肥的磁灶商人共同发起成立了“福建磁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股权在一天内全部被认购完毕。
成立这家公司的目的是,通过乡贤企业家集腋成裘共同筹资30亿,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福建海西家居建材博览城”,以进一步增强晋江磁灶陶瓷的品牌影响力,提升市场辐射面,从完善上下游产业链的高度,为晋江磁灶陶瓷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提升新活力。
由于该项目属于闽商回流的招商引资,“动静太大”,示范性很强,因此被福建省政府列为吸引闽商“回归工程”的重点项目,在福建省民营企业产业项目洽谈会上成功签约。项目规划占地面积1000亩,其中一期工程639亩,二期工程361亩,总建筑面积达100万平方米,整个工程从动工到建成预计需要3年时间。2015年9月28日,一期工程23栋410多间商铺完成交付;二期400间商铺2018年5月也已交付,2019年中期也纷纷进入开业;三期电子商务城,目前正如火如荼地筹划建设中,项目全部完成后,该交易中心将吸引6000至8000家企业入驻,年交易额将达到50亿元,同时还将解决2万人左右的就业问题。
海西家居建材博览城是以建陶产业为基点,集“产品交易、电子商务、国际展览、装潢设计、金融服务、行业交流、产品设计、运营管理、商务配套、仓储物流”十大功能于一体的高端家居建材商贸综合体,成为“家居的世界、建材的海洋”。在建筑设计上超前规划,充分考虑陶瓷行业展示和交易的需要:外观上,为大面宽的三层商铺,每间店铺面积在250-380㎡之间,充分满足设展和接待要求;其内部,在紧临商铺经营区域,规划有9万平方米的仓储空间,全部为一期商铺服务,为产业运营提供充足的仓储保障,满足商家一站式批发零售的经营需求。
“中国建卫陶协会福建省工作站”和“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建筑陶瓷专业委员会”同时入驻博览城,提升了市场的行业权威性。良好的市场规划和发展前景,吸引了顺丰物流、申通物流、传化物流、盛辉物流等多家物流公司纷纷入驻周边设立的200亩物流园区,为陶瓷商家的货物配送提供低成本的物流配套服务,进一步提升了该市场的对外辐射能力。因此,博览城一二期店铺销售十分火爆。
“人尽其才,地尽其力,物尽其用,货畅其流。”100多年前,孙中山的名言在磁灶得到实现。博览城自2016年2月一期正式开业以来,已营业近3年,营业额逐年提升,到2018年,市场营业额超过35亿元。
磁商投资由磁灶六地商会抱团回乡投资的模式,是对“晋江经验”的发展完善和持续创新,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了业界专家的肯定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