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张学霖直言,在水泥业普遍存量过多、需求增量不足的情况下,企业应着力内控管理,管控好各个生产环节的成本,将更多精力放在企业“内力修炼”上。
人物名片:
福建省江西商会执行会长
福州市混凝土行业协会秘书长
福州市上饶商会会长
走进张学霖偌大的办公室,橱柜里整齐得摆放着各种工程机械车模型,见证着他在水泥、混凝土行业的打拼历程。
从一名铁道部办公厅年轻的处长,到“下海”创办一个包含9家子公司、围绕水泥、混凝土产业链的集团,张学霖不知不觉间在水泥行业摸爬滚打二十余载。
近年来,GDP增速放缓,国内经济建设进入“新常态”,张学霖告诉记者,一个城市对水泥和混凝土的需求量一定程度反映了这个城市基础建设的速度,混凝土产业是城市经济建设的“风向标”。
经商的“读书人”
对记者问的每个问题度经过思考后再回答,对经济学、人文社会科学有独到见解,张学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经商的“读书人”。
下海经商前,张学霖是铁道部一位年轻的处长,1996年进入铁道部海南铁路集团负责多种经营项目。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带着13万元创业本金来到福州发运5个火车皮的袋装水泥,这项“车皮计划”让张学霖和水泥行业结缘,也开启了他商海淘金的第一步。
2001年,福州源森经贸有限公司成立,这是张学霖的第一家公司。如今他的商业版图里包含9家子公司,除了最初的源森经贸有限公司(现集团母公司),还包含3家设计年产能60万立方米的商品混凝土子公司、1家船务公司、1家物流公司、1家提供混凝土机械设备的工程机械公司及1座凝灰岩采石场。
“你别看我9家子公司,其实都围绕水泥、混凝土业务。”张学霖介绍,集团有80多辆混凝土搅拌车、20多辆泵车、3条船、3个混凝土搅拌站、1个码头和1座采石场,形成一条完整的混凝土产业链,涵盖矿石原料、工程机械设备、物流、贸易等与混凝土生产经营相关的要素。
“一个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在张学霖看来,比尔盖茨的成功得益于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更得益于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所以他踏入水泥行业便没有涉足其他行业,而是深耕于此,力求做专、做精。
混凝土由水泥搅拌沙石而成,是一种半成品,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就会凝结,导致产品报废,使用缓凝材料延长混凝土初凝时间是各混凝土企业关注的焦点,“我们企业的混凝土初凝时间最长能达到9个小时”,张学霖略带自豪地说。
受到这一特性影响,混凝土企业存在严格的地域限制,产品销售半径小,供给范围一般不超过50公里,据悉,福州主城区有资质的混凝土企业为26家,福州市形成各区域、各县混凝土企业割据地方市场的局面。
目前,在福建打拼的江西人达200多万,在闽的江西籍企业家广泛分布于养殖业、餐饮业、建材与装修业、酒店业、鞋服进出口贸易等行业。“企业家的道德高度决定了企业的生存高度”,作为福建省首家省级异地“5A”商会的执行会长,张学霖尝试将企业管理之道融入商会运营之中。
商会围绕会员企业生产经营常见的问题,提供政策咨询、法律维权等服务,实行轮值会长制度,定期组织论坛、沙龙等活动,凝聚人心,增进交流。此外,张学霖还尝试在商会中建立“商业生态圈”,借助商会平台,促进会员企业间项目、资金、资源对接。
固守本业,蛰伏待机
从1824年英国人阿斯普丁用石灰石和粘土烧制成水泥,到如今市场上出现的彩色混凝土、用于建造“海绵城市”的透水性混凝土、硬度或抗折度突出的高性能混凝土,水泥、混凝土行业已经走过200多年历史。
张学霖表示,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等行业相比,水泥业的科技含量并不算高,不存在太多技术性难题,国内水泥业目前的生产水平完全有能力根据市场需求精细化生产。
早前,国内水泥企业大都进口国外的工程机械设备,现在三一重工、中联等国内企业生产的载重汽车、重装设备完全能媲美甚至超越国外品牌,国内水泥业也不存在装备瓶颈。
张学霖直言,目前水泥行业最大的瓶颈是:受市场大环境影响,需求量下降,引发产能过剩。水泥、混凝土的增量主要由投资建设决定,社会对水泥和混凝土的需求量一定程度反映了基础建设速度,混凝土产业是经济建设的“风向标”。
回想起上世纪90年代末刚踏入水泥业时,张学霖介绍说,当时行业内价格和品牌透明,建筑业体量不大,竞争也不像现在这样激烈。
2002年-2012年,伴随中国房地产业迅猛发展,国内城市建设进入高潮期,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水泥市场需求旺盛,水泥、混凝土行业迎来黄金十年。
近年来,GDP增速放缓,国内经济建设进入“新常态”,基础建设放缓直接导致水泥、混凝土市场需求量下降,引发行业内产能过剩。
据悉,目前国内水泥、混凝土产能预计超过25亿吨,占全球水泥产量70%,产能过剩达30%-50%。张学霖对记者分析,产能过剩导致业内无序恶性竞争,引发“价格战”,势必出现偷工减料、鱼目混杂、良莠不齐现象,对产业链下游企业是一种灾难,也加大政府职能部门监管难度。
业内有声音提出通过淘汰落后生产线、投资设厂等方式将国内过剩的水泥产能转移到东南亚等国家。对此,张学霖认为水泥、混凝土企业重资产比重大,基础设备和基建厂房成本高,建设周期长,这一做法在水泥业并不现实。
面对现状,张学霖坦言在水泥业普遍存量过多、需求增量不足的情况下,企业本身很难在客观上突破大环境,但可以加大企业内控管理,接下来他将更大力度地管控好各个生产环节的成本,将更多精力放在企业“内力修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