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杂志-闽商网讯(洪翠同)“有城市的地方,就有沙县小吃”,这句话用来形容沙县小吃开遍全国的情况再适合不过了。在国内,沙县小吃门店超8.8万家,年营业额达500多亿元,可以说是全国最大的餐饮组织之一。
作为全国最大的餐饮组织之一,沙县小吃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刻不容缓,日前,沙县小吃集团和美团签署数字化升级合作协议,美团将为全国的沙县小吃加盟门店提供标准化服务,促进沙县小吃数字化转型升级。
美团助力数字化升级
4月23日,沙县小吃华夏行启动仪式暨沙县小吃特色富民产业发展大会在沙县举行。会上,沙县小吃集团与美团正式签署数字化升级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在品牌建设、数字化经营、IT能力、智慧门店、人才培养、供应链、金融结算、互联网营销等八个方向展开合作,为全国加盟门店提供标准化服务,为消费者创造小吃消费新体验,进一步放大沙县小吃对城市化、乡村振兴的带动作用。
在数字化人才培养方面,双方将共同成立“美团·沙县小吃数字化运营中心”,培养“外卖运营师”专业人才,制定数字化运营操作规范,定期进行运营诊断和指导;开展线上线下培训,全面提升从总部到门店的数字化运营水平。
此外,美团将为沙县小吃新店免费提供大数据选址服务,提升门店获客能力。同时将提供覆盖多种经营场景的餐饮SaaS系统以及配套的软硬件产品、服务。未来双方还将落地智慧门店样板店,制定品牌、服务、经营示范标准,并在供应链、资金结算等领域展开合作探索。
合作内容涉及美团旗下外卖配送、到店餐饮、餐饮SaaS、快驴进货等多个业务线。为保障合作顺利落地,双方正式组建成立“沙县小吃数字化升级小组”,开通沙县小吃数字化服务专线,对有需求的门店全面开放,给予及时响应和支持。
美团副总裁开莉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开放流量、技术、数据等各方面能力,助力沙县小吃在数字化时代把握新的增长点,引领中国连锁小吃品牌发展。未来,我们也持续做好传统商户数字化升级的梯子,为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数字化是沙县小吃转型的核心。”沙县县委书记杨兴忠表示,“此次合作是中国小吃产业数字化升级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相信在美团的助力下,沙县小吃将步入新的转型快车道,为推动城市化和乡村振兴做出更多贡献。”
沙县小吃凭什么风靡全国
但其实,沙县小吃的发展仅有短短二十几年。
沙县位于中国东南部的福建省,沙县最为人所知的名片便是当地源远流长的小吃文化。
沙县政府曾追溯沙县小吃发展的起源:沙县小吃源于沙县湖源乡锦街村的村民邓世奇,1978年邓世奇退伍回乡,1985年开设第一家夫妻小吃店,1992年到厦门开小吃店讨生活。
那时正赶上下海潮、打工潮,迁徙人口大幅度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87年全国流动人口1810万人,而在1995年流动人口数达到7073万。而同时期,沙县人也正走向城市,据沙县小吃办统计,1994年厦门有900多家沙县小吃,而在福州,沙县小吃店数量达2000多家。这些小吃店填补了数千万流动人口“食”的市场。
当时,有沙县小吃经营者提出“一元进店、两元吃饱、五元吃好”的口号,这让沙县小吃迅速“火”了起来。沙县人也靠着沙县小吃发家致富。
在先行者致富的带动下,一大批沙县人走出家门,在全国各地开起小吃店。沙县小吃也通过“夫妻店”“兄弟店”等经营模式像滚雪球般的向外发展,越做越大。
作为小吃,物美价廉是硬道理,同时,帮扶、标准化、推广也不可或缺。
1997年,沙县政府多次召开小吃产业发展专题会议,将小吃定位为支柱性第三产业,成立沙县小吃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即“沙县小吃办”),以引导沙县小吃朝产业化方向发展。同年7月31日成立沙县小吃同业公会,作为沙县小吃行业管理的社团组织。
1999年,当地政府成立沙县小吃业发展中心,主要负责对从事沙县小吃业的人员培训、技术咨询、指导服务和技能竞赛等工作。除此之外,在沙县当地各乡镇(街道)也都设立小吃办,并直接要求乡镇干部带头外出开小吃店。
2008年,沙县小吃集团正式成立,开始实行总公司、子公司、终端店“三位一体”管理模式,编制《沙县小吃集团餐饮连锁经营管理手册》,涵盖了公司组织架构、门店服务规范等管理标准体系。
2016年,当地政府为更好解决沙县小吃产业缺乏标准化管理的问题,给沙县小吃注册了集体商标,积极推动各地的小吃店面实现连锁化运营。同年,沙县小吃开启加盟店模式。
……
沙县小吃,从自发创业的个体经营,走上了标准化、连锁化的道路,逐渐成为政府引导的支柱产业。
现在,沙县小吃拓展到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国门店超过8.8万家,年营业额超过500亿元,实现和带动30万人就业,带动沙县及周边县区至少20余万群众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