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杂志-闽商网讯(洪翠同)争创国家中心城市,福州雄心勃勃。
日前,福建省人民政府网站正式发布“关于支持福州实施强省会战略的若干意见”。
“意见”提出,到2025年,福州地区生产总值达1.7万亿元以上,年均增长7%以上,常住人口超1000万人,城市首位度25%以上,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20%以上,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3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0%,培育千亿产业集群6个,城市功能品质显著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营商环境评价成绩进入全国标杆城市行列,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辐射带动福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初步建成具有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划重点:争创国家中心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是我国城镇体系规划设置的最高层级。目前,拥有该头衔的城市共有九个,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
自2018年西安获批后,国家中心城市的名单,已经有三年多的时间没有再新增了。在这期间,深圳、长沙杭州、南京等超过十座城市明确提出争创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福州也蓄势待发。
加入“国中”竞争
城市竞争,不进则退。
人才争夺、资源分配,城市竞争日益白热化,前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稳坐一线,后有成都、杭州、南京、重庆等城市强势崛起,福建也急需一座能够引领和带动福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城市。
而长期以来,受限于福建省内错综复杂的历史、经济发展等情况,福州在影响力、知名度上不如厦门,而经济总量又不如民营大市泉州,以至于外界有不少人戏称福州为“万年老三”。
不过于去年跻身万亿元GDP城市俱乐部后,福州“万年老三”的戏称正在得到扭转。
图片来源:福州晚报
在今年3月正式出炉的福建省十四五规划中,福建首次明确提出了:实施强省会战略,鼓励福州创建国家中心城市,以中心城市引领都市圈发展,实现空间、人口、经济规模倍增式跨越,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区域发展引擎。
福建十四五规划同时提出:福州将按照申报国家中心城市所必须具有的综合服务、产业集群、物流枢纽、开放高地和人文凝聚等五大功能,对标武汉、成都、郑州、西安等省会城市,全面加大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力度。
从规划中,可见福州对“国中”志在必得。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众多城市明确提出争创国家中心城市。
目前,全国共有九个城市入围国家中心城市,这九个城市,覆盖东部、华北、华南、西南、西北等地区。
放眼全国来看,杭州、福州、长春、沈阳、南京、济南等众多城市也在争相入局,第10个国家中心城市争夺战早已打响。
出台细化举措
为了拿到这一极具含金量的城市头衔,福州也有做出各种策略以提高入围的概率。
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文正式同意福州都市圈发展规划,要求福州都市圈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同城化同家园,有力支撑福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成为继南京之后第二个获批的都市圈,也标志着福州都市圈正式上升至国家级都市圈。对于福州都市圈所涵盖区域来说,无论是交通、生活配套、教育、医疗等政策都将迎来利好。
而此次福建省政府网站发布“关于支持福州实施强省会战略的若干意见”,正是福建官方持续加码支持福州争创国家中心城市的细化举措。
文件提出,提升福州综合承载能力,包括大力支持福州做大做强,增强省会城市辐射带动力,积极推进撤县设区等行政区划调整,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积极支持创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加快建设“海丝”国际枢纽机场和枢纽港口。
文件称,加快中国-印尼“两国双园”建设,争取设立中日(福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争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福州设立领事机构;争创“海丝”沿线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海洋中心城市。
同时提出,支持福州打造两岸融合发展先行区,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完善台湾同胞福祉和享受同等待遇的政策及制度。
随着福州稳步推进相关规划,相信福州经济会出现新的增长极,焕发出更大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