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杂志-闽商网讯(洪翠同)“未来三年,要实现收入与规模的5倍增长。”在年初的2020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世茂服务董事会主席许世坛曾放话如此表示。
三年5倍的目标之下,世茂服务也在加快脚步扩张。
10月20日,在港上市的世茂服务(00873.HK)连发两则公告,拟通过配股、发行可换股债券的方式募集资金,共计约48.2亿港元。或为收购物企补足“弹药”。
募集资金约48.2亿港元
根据公告,世茂服务拟以每股15.18港元的价格配售1.15亿股股份,预计认购事项完成后,募集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7.35亿港元,配售价格较10月19日的收盘价折让9.75%。
同时,该公司还将发行本金总额31.10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净额预计约30.85亿港元。按初始转换价每股18.22港元计算,债券最终可转换成1.706亿股,占世茂服务的已发行总股本的7.22%,以及转换时扩大的世茂服务已发行总股本的6.73%。
根据公告,发行完成后,世茂集团对世茂服务的持股比例将从65.88%摊薄至58.78%,世茂集团对世茂服务的股权降幅约7.10%。
通过上述配股、发行可换股债券的方式募集资金,共计约48.2亿港元。
募集资金用途,将用于潜在并购、业务扩张、一般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据世茂服务执行董事兼总裁叶明杰透露,目前已有了新的收购目标,更多细节尚不便透露。
一年前的10月30日,世茂服务正式登陆港交所,彼时通过IPO获得了共计58.74亿港元的募资净额。
上市补足弹药之后,世茂服务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在管面积是衡量物业服务企业的一项重要指标,为增加在管面积,世茂服务在市场上大肆“收并购”。仅2020年,世茂服务收购了12间物业管理公司,包含广州粤泰、成都信谊物业、北京冠城酒店物业、浙大新宇、西安方瑞物业等在内。
世茂服务2021年中期业绩公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在管面积达到1.7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04.2%。其中,第三方在管面积占比69.8%,比上年同期第三方占比提升28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6%,其中,物业管理服务收入23.22亿元,同比增长183.3%。
截至今年6月底,在世茂服务IPO所募资金中,有约9.6亿元用作继续扩大业务规模,约7310万元用作增加以用户和资产为核心的增值服务,约1000万元用于升级信息技术系统及智慧 技术,约1080万元用于吸纳及培养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在IPO所募资金中,还有约40.71亿元人民币未被使用。这意味着,加上此次再融资,世茂服务现阶段手中持有的、透过市场获得的资金共逾80亿元人民币。
光大证券分析认为,世茂服务在手现金仍较为充裕, 预计公司未来会在保证一体化整合能力的情况下, 在收并购方面建立起核心优势。
物企行业进入“大鱼吃大鱼”时代
政策与市场双重影响之下,开发商谨慎拿地,而物管企业则在加快脚步跑马圈地。
据克而瑞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9月,行业内的收并购事项共计约107项,涉及资金共约289.56亿元,远超2020年全年收并购总额。
与此同时,物管企业“大鱼吃大鱼”的并购越来越多,资源向头部物业公司聚集。
今年以来,收并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碧桂园服务。3月,碧桂园服务以约54.32亿元的价格,收购了蓝光嘉宝服务全部股权的71.17%,此后通过全面要约等方式,增持蓝光嘉宝服务股权至99.71%;9月,碧桂园服务又发布公告称,以不超过100亿元的总代价收购富力物业;不久后,碧桂园服务宣布收购号称“物业第一股”彩生活集团旗下核心资产邻里乐控股集团100%股权,总代价最多33亿元。
有数据显示,碧桂园通过对富力物业、彩生活核心资产的收购,使得碧桂园服务的在管面积达到了2.8亿平方米,合约面积约为4.4亿平方米,稳居行业之首。
此外,近期陷入财务债务危机的恒大集团旗下物业板块也在寻求出售,此前网传合生创展拟200亿港元收购恒大物业51%股权,不过近期被曝因存在部分股权争议,合生创展与中国恒大的交易已经宣布终止。
已实质性出现债务违约的新力控股集团旗下新力服务,也正寻求出售物业业务来纾困,网传已和龙湖、金科进行洽谈,目前仍未有实质性进展。
兴业证券在研究报告中指出,房地产行业的政策调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板块内部分化会持续进行,出售物管板块会成为中小地产公司融资纾困的选择之一,今年下半年物管公司有望获取更多收并购机会。
包括世茂服务在内,众多龙头物企通过IPO、增配新股等方式补充了资金,为此后收购计划提供了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