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新媒体

闽商头条产业观察

福建深化港口航运改革:书写海丝新篇章

发布时间:2017-09-27 阅读量:2000

  在“一带一路”规划中,福建省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港口既是我省对接“一带一路”建设、连接水陆域的重要枢纽、物流发展的重要平台和临港产业布局的重要依托,更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窗口、推动海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福建省港航行业改革攻坚力度最大、建设投资最多、服务水平提升最显著的五年。这五年里,福建省港口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沿海港口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港口经济总量和相关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深化改革 港口转型升级初见成效

  港口岸线资源管理配置更加优化。全省港口整合为4个港口,实现了对全省港口岸线资源的集中管理。通过资产重组、联合经营等形式,完成了厦门港集装箱码头与福州港集装箱码头的整合,以及湄洲湾北岸散货泊位与罗源湾北岸散货码头的整合,实现区域码头业务、品牌和管理的统一,形成福建省交通运输集团和厦门港务集团两大龙头港口企业,总资产近600亿元,拥有生产性泊位共120个。

  港口基础设施能力大幅提升。至2016年底,全省沿海港口共有生产性泊位49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68个,占34.15%,10万吨级及以上泊位近30个,配套建设了10万~30万吨级深水航道;港口吞吐能力从2012年的3.62亿吨上升至2016年的实际通过能力近7亿吨,具备靠泊世界各类主流最大船舶的设施条件。通过优化调整港口布局,集中力量加快重点港区建设,实现重点港区投资占全省港航总投资约2/3,全省60%的万吨级以上泊位集中在重点港区,港口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显著提升。

  厦门国际航运中心加速崛起。作为我省港口发展的龙头,5年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从2012年的720万标箱增长到2016年的960万标箱,世界排名从第19位提升到第15位;建成了国内首个集装箱自动化码头远海集装箱码头,可靠泊全球最大级别集装箱船;嵩屿码头可同时接待两艘全球最大集装箱船靠泊作业。2016年,厦门国际邮轮母港共接待国际邮轮79艘次,其中母港邮轮65艘次,邮轮游客20.9万人次,可停泊邮轮吨位最大达17万吨,双轮、三轮同靠频繁出现,邮轮产业成为厦门城市发展的一大亮点。

  增效提质 港口物流蓬勃发展

  港航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我省积极出台多项降本增效、优化服务的措施,降费减负为企业加力。2017年4月,我省就进一步规范港口收费行为、降低港口收费及降低货物运输费用发布9条措施意见,将港口收费项目从原来的45项归并为18项,据测算平均每年可直接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约4.8亿元。出台政策扶持鼓励航运发展,2014年至2018年,省级每年安排约2.5亿元用于鼓励航运业和港口集装箱发展,厦门、福州、泉州等设区市也分别出台了航运业扶持政策。简政放权提升审批效率,2015年以来,多项省级行政许可“水运工程竣工验收”“港口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审批”“船舶、海上设施检验”“经营水路运输及其辅助业的许可(三资企业除外)”等陆续下放至各地实施。

  港口生产运行持续向好。2016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5.08亿吨,其中集装箱1440万标箱,较上一年增长5.6%;全省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4846.4亿吨公里,较上一年增长12.7%,增速居全国沿海第3位;全省船舶运力新增37.7万载重吨,达931.4万吨,在全国位列第7位;整合组建的福建省海运集团,国内船舶运力规模位居全国第9位,另有1家航运企业在A股成功上市;沿海集装箱航线总数达327条,较上一年新增37条;闽台“小三通”客运航线自开通以来,累计运载旅客超1500万人次。

  港口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开展涵盖港口经营管理、安全管理、港口设施保安管理等在内的港口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建设,启动全程电子化监控的水路交通运输网上行政审批平台建设,互联网与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更加深入。“省级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综合服务平台示范工程”“厦门国际航运中心港口智慧物流平台示范工程”两个项目列入交通运输部智慧港口示范工程,其中厦门港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已正式发布,集装箱进出口实现全程信息实时、准确交互共享,港口物流业态系统运作效率和水平大幅提升。全国首家油化品航运电商平台落户湄洲湾港,航运物流服务实现线上线下自由交易转化。

  港口物流通道作用日益凸显。港口集疏运体系进一步完善,建成湄洲湾北岸、江阴港区和可门作业区疏港铁路,全省疏港铁路达到7条;可门、江阴、招银、斗尾和湄洲湾北岸等开通疏港高速公路,疏港高速路网不断延展。2016年通过海铁联运方式进出我省港口的外省大宗货物完成414.6万吨,同比增长14%;集装箱完成16249标箱,同比增长36.6%。同时,不断加强与内陆中西部省份合作,港口腹地拓展到赣、粤东、浙南和长江流域部分省份,建设了吉安陆地港、赣州陆地港等多个陆地港项目,港口作为内陆省区“借闽出海”的通道效应持续扩大。2016年,外省经过我省港口进出的货物达1543万吨,相对2010年的826万吨大幅增长了86.8%。

  扬帆海丝 港口谱写新篇章

  我省港口与海丝沿线国家及地区间连接更加紧密。至2016年底,已开通港口集装箱外贸航线共138条,其中到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地中海等有关国家和地区的航线37条。2016年,我省港口与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地中海等有关国家和地区间进出港货物吞吐量达8552万吨,集装箱186.17万标箱。2017年,又相继开通至菲律宾、越南、泰国的多条航线,“厦蓉欧”班列进入常态化运行,进一步推进“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无缝对接。

  我省港口“朋友圈”持续扩大。厦门港与美国迈阿密港、马来西亚巴生港等9个国家共13个港口结为友好港;福州港与西班牙坎塔布里亚州桑坦德港、马来西亚巴生港、马来西亚马六甲港等结为友好港。同时,我省还积极鼓励支持实力较强的海丝沿线国家及地区港口企业以独资、合资或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开发建设和经营港口,目前已有新加坡、印尼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企业参与我省港口建设,已建成投入运营的码头共33个泊位,在建及拟建的码头项目共有18个,总投资约120亿元。

  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北海市铁山港码头考察时强调:“在沿海地区要想富也要先建港。”“十三五”期间,我省港航计划完成投资530亿元,全省港口发展将围绕构建“能力充分、服务高效、开放融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水运体系,进一步优化整合港口资源,加快推动重点港区整体连片开发及其配套的大型深水航道建设,形成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现代化港口群,全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