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创业与投资资讯平台“投资界”获悉,中式汉堡品牌“塔斯汀”即将完成新一轮融资,本次融资完成后,“塔斯汀”的估值约为70亿元人民币。
据悉,“塔斯汀”的这轮融资进行已有一段时间,最早2023年年初的时候市场便有传闻说,“塔斯汀”的第二轮融资(2021年11月,他们曾获得不惑创投、源码资本的首轮融资)吸引了上百家投资机构涌入接触。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在本轮的投资方名单中,红杉资本的名字赫然在列。
作为全球顶级风险投资机构之一,红杉资本自2005年成立以来,已经在中国投资了超过1500家企业,这些企业覆盖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众多数字科技领域。可以这么说,能被红杉资本看中的企业,几乎无一例外都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公司。
当然,“塔斯汀”方面到目前为止,并未确认红杉资本是否加入,但能够同时吸引上百家投资机构涌入,也足见这家由闽商创办的中式汉堡品牌的不凡之处。
三个福建人,不爱披萨爱汉堡的狂飙人生
“塔斯汀”是一家始于2012年的餐饮连锁品牌,它的创始人是三个福建人,魏友纯、杨克盈和二福,并且都是80后的创业者。
在创立“塔斯汀”之前,他们三人在餐饮领域都有丰富的经验,其中魏友纯还曾做过两年的华莱士代理。2012年,他们在江西上饶的一条小巷里开设了一家叫“塔斯汀”的披萨店。不同于传统的意大利风味,他们打着“中国披萨”的噱头,在面饼上放的是北京烤鸭、梅菜扣肉、辣椒炒肉等中式菜肴。想法很新颖,但小店的生意却不温不火。于是,为了改善经营,小店不断地研发新品,试图增加一些营业额。
此时,由于创始人之一的魏友纯加盟过华莱士,所以,“塔斯汀”也自然而然地开始做起了汉堡。结果做了一年汉堡,因为“塔斯汀”的出品和三四线城市其它常见的山寨汉堡店并无俩样,所以一直起色不大。
在2017年以前,塔斯汀一直以江西为大本营售卖披萨,作为区域性品牌,彼时其门店数量不到100家。
然而就在2018年,“塔斯汀”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由于前期做披萨的积累,让它的团队在烤饼与中国夹菜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于是,为了区别于普通的汉堡,创始团队决定现做堡胚,现擀现烤。
出人意外的是,这种类似烧饼的做法,竟得到了食客们的广泛青睐。相较于普通的堡胚,刚出炉的塔斯汀堡胚既有麦香味,又有嚼头,所以,一下子与其他汉堡划分开来。而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消费者甚至形容这种汉堡组合的口感“类似于手抓饼加炸鸡”。
此后,“塔斯汀”就确立了“中国汉堡”的品牌路线,在现烤堡胚产品基础上迭代出如北京烤鸭堡、梅菜扣肉堡、麻婆豆腐堡等中式口味汉堡,在营销上也走起了“国潮”路线,并进一步完善了门店模型。
也正是因为如此,塔斯汀走上了“狂飙”的道路。据官网资料显示,2019年塔斯汀门店突破100家,2020年突破500家,2021年超过1000家。
此外,根据塔斯汀微信公众号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中旬,塔斯汀门店数已经达到6127家,过去半年每月新增约300+店。
定价优势,在麦、肯、华之间
不过,“塔斯汀”如果只靠特色产品,也很难在短期内实现突飞猛进,究根结底,它的营销定价策略也是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之前在中国的快餐企业中,肯德基、麦当劳、华莱士这三家企业虽然具有完全的竞争优势,但这三家也一样存在很明显的缺陷。
肯德基、麦当劳作为老牌快餐企业主打的是高端市场,虽然其品牌价值高,口感好,但架不住价格太贵。而华莱士定位普通,价格是便宜,但口味确实谈不上美味。
于是,在这三家之中,塔斯汀走了一个中道。其在定价方面采取了相对灵活的策略,具体的价格区间主要集中在9元-35元,人均消费约为19.86元。相较于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企业,塔斯汀的定价较低;对比华莱士,其价格略高。这样的定价策略使得塔斯汀在中等偏下的市场中具有竞争优势。
此外,为了吸引消费者并提高销售额,塔斯汀采用了极致的性价比和频繁的促销活动来实现门店引流圈粉的目标。
在塔斯汀门店中,消费者在折叠各种优惠后的平均消费额在20元左右。此外,塔斯汀还会不定期推出买一送一、加1元等活动来进一步降低消费者的消费成本。这些价格策略使得塔斯汀在快餐市场上迅速崭露头角,成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据市场专业人士预计,今年塔斯汀的营业收入能够达到50亿元,发展速度可谓超出预期,这也难怪第二轮融资,塔斯汀能够吸引如此多的投资机构涌入了。
目前,尽管从品牌力、规模上看,塔斯汀距离西式快餐龙头均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其走的还是“县城包围城市”的道路,线下门店开的也足够下沉,在一线城市中,不仅不拘泥于热门商圈,反而更青睐一些边缘街巷的卡卡角角,但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这匹黑马确实野性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