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新媒体

闽商头条产业观察

全球男装三占一,布料十米有其源:160平方公里上的服装帝国

发布时间:2025-07-01 阅读量:582

东方醒狮”“服装之都”,福建东南海岸线上,一座面积仅160平方公里的县级市创造出年GDP超1300亿的商业奇迹。石狮——这座闽南侨乡,正用丝线编织着令世界惊叹的产业版图

小城衣冠甲天下

“有街无处不经商,铺天盖地万式装”,这是海内外客商早期对石狮服装产业发展最深刻的印象。

  以服装起家的石狮人,血液中流淌着重商善贾的商贸基因。从服装贸易到自办家庭作坊式服装厂,再到合办小型服装公司,从事来料加工、贴牌生产,把产品销往国内各地;从开办中型服装企业、创立自有品牌,到不断升级、把产品卖向全球市场,石狮这座拥有最全产业链、中国最具商业气息的滨海城市,一直引领着服饰潮流,从未停下发展的脚步。可以说,石狮凭着一根小小纱线,织出了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凝聚出千亿产业的发展合力……

  在石狮国际轻纺城的智慧大屏上,数据不断跳动:每分钟328件服装发往全球,每天1.2万吨面料吞吐周转。"全国每10米布料就有1米产自石狮,全球每3件男装就有1件带着石狮标签。"

如今的石狮,已形成一条以服装加工生产为核心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涵盖合成纤维、新型面料、五金辅料、纺织染整、休闲男装、童装、服饰鞋帽、休闲裤等8大产业集群,以及服装、面料、辅料、纺织服装、机械装备等5大专业市场。以石狮为中心,连接周边地区形成的服装产业板块,共有纺织服装企业1万多家,年产值1000多亿元。

线侨力激活产业脉动

"番客钱,唐山福",石狮人这样形容侨资的作用。全市67万人口中,归侨侨眷占80%,30万海外侨胞遍布东南亚。当改革开放大门初启,侨汇如潮水般涌入这座小城。

1980年代,旅菲侨胞黄光坦投资建起全国首个民办工业区——"石狮新街区",率先引入港式时装样板。随后十年间,海外石狮人寄回的布料包裹催生了闻名全国的"估衣摊",最终演变成占地300亩的石狮服装城。

"没有舅舅从马来西亚寄回的5万美金,就没有今天的卡宾。"品牌创始人杨紫明回忆。2000年他带着前卫设计理念回乡创业时,正是侨资支持他买下第一台德国缝纫设备。2007年,卡宾成为中国首个打入纽约时装周的中国男装品牌,成为“闽派男装”潮流代表。这种"以侨引侨"的效应持续放大:侨资占石狮实际利用外资80%以上,侨胞创办企业占全市规上企业35%。

从缝纫机到工业互联网

作为福建省“互联网+”先行试点城市,石狮一根网线,拉出超千亿电商销售额全市九成以上纺织服装企业均已对接电子商务销售渠道,目前全市拥有超4万个电商中小卖家、电商从业人员逾20万,7个淘宝镇32个淘宝村,电商日均发货量超120万件,荣膺“中国直播电商发展示范市”。

石狮青创城国际网批中心,每天的人流量超过3万人。这里聚集了广州、武汉、杭州等地服装产业带的供应链,建立集“市场+平台+直播+供应链”于一体的鞋服产业批发平台,与淘宝、京东、抖音、快手、亚马逊、Shein、TEMU、TikTok、Ebay、Wish等电商平台建立战略合作。目前线上平台入驻了1万多家供应商,积累了130多万家采购分销商,每天独立访客数达10万多人。

"早上直播间接单,下午就能送抵东南亚客户手中。"青创城董事长林伊莎展示着智能仓储系统。这个由废弃厂房改造的直播基地,2023年培育出50个百万级粉丝账号,带动跨境订单增长200%。

 

资本汇聚育上市森林

20253月,港交所铜锣鸣响中,舒宝国际董事长颜培英接过上市纪念牌。这家从石狮永宁镇走出的婴童护理企业,以每股3.3港元发行1.5亿股,成为当年港股消费品板块最大IPO。"从作坊到港交所,我们走了32年。"颜培英在庆功宴上感慨。

在传统产业主导的石狮,资本活水正加速汇聚

石狮企业上市促进中心揭牌仪式上,市领导公布倍增计划:"到2027年新增上市企业15家,总市值突破4000亿。"在灵秀山下的基金小镇,总规模200亿元的产业母基金已投出关键子基金,截止2025上半年,石狮新增报辅企业7家,创历史新高;鹏泰服饰、星港塑胶等企业获Pre-IPO轮融资超30亿元。

从"估衣摊"到全球衣橱,从侨汇包裹到智能织造,石狮的每次转型都印证着闽商精神内核——"商行四海,智创未来"。当2025年过半,这座平均每平方公里创造6.25亿GDP的传奇小城,能否续写企业上市双位数突破的新篇章?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闽商网综合整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编辑:沈冬妮

审核:张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