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晚上,我国第八次北极科考队抵达位于上海的国内极地码头
近日,我国第八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船抵达上海的国内极地码头,这标志着我国第八次北极科学考察顺利完成。这次北极科考历时83天,实现了三个首次,创造了我国北极科考多项历史纪录。
在这支创下多个首次的科考队中,有八名来自海洋二所的科研人员,他们来自该所海洋生态与环境实验室、海底科学实验室和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实验室,包括地球物理、物理海洋、海洋化学及海洋生物等多个学科。有的已经多次参加北极科考,有的是第一次走进这个冰雪世界。
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些凯旋的队员,听他们讲述北极的“突破”。
海洋二所八名科考队员
最骄傲的科考瞬间——
首次穿越北极中央航道
极地海洋被学界视为全球海洋酸化研究的天然实验区,是全球海洋酸化研究的“领头羊”。
近年来,由于海冰融化,大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融入海洋上层,加上环流系统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改变,加速了北冰洋的酸化,导致极区海洋为全球海洋范围内海洋酸化最为严重的海区。因此,此次北极科考首次把北冰洋酸化问题作为重点任务。
海洋二所的科考队员在此次科考中,紧紧围绕海洋酸化调查与研究的需求,开展了海洋化学和海洋生物学科的海洋断面立体协同观测。科考队员白有成介绍,生态环境研究团队共实施了6个冰站调查,完成了8条海洋断面共54个站位的海洋调查作业,同时获取了大量的北冰洋海洋/海冰环境第一手观测数据和样品,这些样品和数据将有助于分析和验证海洋酸化研究进一步深入提供大量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北极考察还历史性地穿越北极中央航道,并在北冰洋公海区开展科学调查,填补了我国北冰洋中心区大西洋扇区的作业空白。科考队首次获得中央航道区域宝贵表层海水pH走航数据和8个定点CTD深水垂直站位的海水样品,为北冰洋生态环境综合评估奠定了基础。
海洋二所科考队员在极地
最与众不同的任务——
一边在冰上装“听诊器”,一边还要防着北极熊
随着我国海洋科考力度的加大,远洋科考航次越来越多,在众多远洋科考航次中,北极科考总是特色最鲜明的,其最与众不同的就是冰站考察任务。
冰站考察任务,是为了近一步了解整个北冰洋冰的融化和堆积情况,科考队员们必须下船通过冰站(大的浮冰)的作业,在冰上安装听诊器(各类监测设备)、测量环境数据、采集冰芯和冰下水样品等等来记录浮冰的变化过程,从而了解北极的气候变化。
北极冰原固然美丽,但是风险同样存在。
在冰上作业时,不仅要面对凌冽的寒风,还要特别注意北极熊和冰上的裂缝,它们都是队员们进行北极考察最大的威胁。
“冰面上的融池被大雪覆盖的时候,肉眼很难分辨出来,一旦踩下去,就可能会掉进冰窟窿里;而北极熊在如此极寒、生物量又很小的北冰洋里总是饥肠辘辘,一旦和它们正面遭遇绝不是什么好事情。”科考队员李杨杰说,所以每到一个冰站,最先下船的就是探冰队员和防熊队员,他们是冰站作业的安全屏障。
这一切,在科考“新兵”乐凤凤的日记中体现地淋漓尽致。乐凤凤在日记中写道,冰上作业,俨然是一场秩序井然、配合默契、斗志昂扬的集团战斗。当登陆冰站的黄河艇冲上冰面停稳后,“云梯”一架,先头部队——探冰组马上行动,几位有经验的队员手执冰钻,扇形散开在前探路,寻找合适的作业冰面,另有队员肩扛彩旗紧随其后,在确认安全区域的边缘处插上彩旗以示警戒,随后全副武装的防熊队员们全神戒备进入工作状态,严密观察远处是否有可爱的北极熊出没,保护扇形工作区域内的队员们。此时,大部队人马——海冰组、气象组、生化组和声学组各自带着装备鱼贯进入“主战场”。
据悉,此次北极科考,海洋二所生态环境研究团队获取各类样品逾3000份,成功回收并重新布放位于楚科奇海台的生物地球化学观测潜标1套,为了解该海域海洋生物泵、海洋脱氧和酸化的生物地球化学机制提供更精确可靠的数据。地球物理团队首次使用多波束在楚科奇海进行地球物理考察,成功获取了我国在北冰洋的首批多波束地形地貌资料,完成这一地区首幅完整的海底地图,对了解这一海域的演变历史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