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后的黄潭河(上杭县委报道组供图)
挖掘机打捞水葫芦现场(永定区委报道组供图)
汀江是韩江重要的支流,是福建流入广东的最大河流。韩江是粤东地区的重要饮用水水源地。2016年3月,福建省首次与广东省签署汀江—韩江流域水环境补偿协议,保护和改善汀江—韩江流域水环境质量,保障饮用水安全。
根据协议,闽粤共同设立汀江—韩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资金,总额为4亿元,两省每年各出资1亿元;中央财政依据考核目标完成情况确定奖励资金,拨付给流域上游省份。协议签订以来,围绕水质目标要求,龙岩市坚持项目化运作方式,重点实施养殖业治理、城乡污水垃圾治理、区域流域综合治理、河道整治与管养、环保能力建设等,有力推动汀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
龙湖:持续治理“水上草原”
作为棉花滩水电站建设后形成的大型人工湖泊,永定区的龙湖与广东毗邻,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一块翡翠”。因其环境优美,在永定区的全域旅游规划中,龙湖旅游风景区与永定土楼景区一起,被规划为重点工程来打造。然而在2016年以前,被水葫芦“缠身”的龙湖却是另一种样子。
“那时候根本看不见水面,有的地方放上一块木板,人都可以站上去!”棉花滩库区水葫芦综合治理项目部的工作人员赖明华告诉记者,多年以前,由于种种原因,龙湖水面上水葫芦疯长成“大草原”,不仅影响通航,也使水质恶化。虽然该问题曾引起各级各有关部门的重视,但受限于财力物力等多种原因,水葫芦的治理速度远赶不上其繁殖速度,问题总是无法根本解决。
2016年1月,永定区确立治理水葫芦长效机制,并委托福建土楼龙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实施主体开展整治工作。而汀江-韩江流域上下游补偿机制的启动,更为其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龙湖景区水葫芦治理终于驶上了“快车道”。“当时动用了200多人、27部挖机连续奋战,累计打捞清理水葫芦面积3.5万亩,打捞水葫芦近400余万吨。”赖明华说,经过持续几个月的大力整治,龙湖水面的水葫芦被基本清理干净。2016年6月,该水域重新通航。
“龙湖的湖面宽广、库弯多,水葫芦很容易在其中‘潜伏’,在高温多雨季节回潮疯长。”福建土楼龙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坤芳说,虽然现在龙湖的水葫芦问题已经进入常态化治理阶段,但日常清理和维护工作压力仍然比较大。如今,他们把龙湖库区分成3段,每段安排一艘大型湖库保洁船,每天出动2艘围赶船、8艘人工打捞船,及时发现并打捞清理零星漂浮的水葫芦和生活垃圾,确保龙湖库区湖面整洁。
象洞溪:“百日会战”扭转水质
象洞镇位于武平县东南山涧盆地,南接广东蕉岭县,象洞溪自北而南汇入广东松源河水系至韩江流域。上世纪90年代,象洞在全县率先发展瘦肉型生猪养殖,当时象洞生猪存栏占全县生猪存栏的50%以上。经济发展的同时,象洞的生猪养殖业无序发展,对水和土壤造成污染,空气中常常弥漫着猪粪尿的骚臭味。生猪养殖不仅污染了象洞当地的环境,也对象洞溪流域下游的广东产生严重影响,蕉岭多宝水库入库水质长期为劣Ⅴ类。
闽粤两省签署“治水”协议后,为确保象洞溪流域水生态安全,切实改善汀江-韩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武平县从2016年4月中旬开始打响了象洞溪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百日会战”,从全县各级各部门抽调260名县管后备干部和优秀干部进驻象洞开展工作。截至当年9月20日,36个工作小组通过入户宣传与积极推动,累计关闭拆除1565户生猪养殖户,关闭拆除猪舍面积36.34万平方米,占计划任务数的100.39%,超额完成了会战的目标任务。
在拆除猪舍的同时,武平县和象洞镇大力引进专业化农产品生产和花卉种植观光基地项目。在东寨村,百亩设施农业项目在原来污水横流的养猪场上建了起来,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200万元,占地200亩,建设设施农业大棚200个,用于种植葡萄、花卉、金线莲等,还规划设计有观光园、鱼塘、农家乐等经济附属设施。通过入股的方式,基地吸收原养猪户参与到日常运营中来,不仅帮助他们解决了转产问题,还充分吸收了从生猪养殖产业退出来的富余劳动力。如今,象洞溪闽粤省际交界处断面水质达到三类水,原设定2020年达到三类水质的目标已提前实现。
黄潭河:产业转型谋划新路
在上杭,汀江河、黄潭河流域水环境也曾深受养殖业污染危害,蓝溪镇村民罗茂荣亲眼见证了家门前黄潭河水一年年发生的变化。
“那时经常看到死猪漂在河里,水都是黑的,在河里走一下,脚就马上发红、起泡。”罗茂荣告诉记者,几年前当地猪舍遍地、污水横流,后来,上杭县开展了黄潭河整治专项行动,对沿岸的养猪场进行了大力整顿和关停。
生猪养殖业污染治理对当地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不少养殖户顾虑重重,问题怎么解决?为此,蓝溪镇积极引导群众转产增收,逐步引导农民种植柚子、柠檬、葡萄等特色农产品,发展青泉雪鹅、石龙鸡等特色养殖业,大力扶持农业合作化组织发展。
近日,记者走进蓝溪镇青泉雪鹅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眼前一大群白色的大鹅扑腾着翅膀欢叫,场面蔚为壮观。“这里原先是一个占地24亩的生猪养殖场,我们将场地租赁过来后养殖了近700只浙东白鹅。”合作社负责人江长林告诉记者,该鹅场总投资100多万元,充分利用闲置的山地与荒地,春播秋种两季牧草,实行鹅粪干湿分离技术,形成“种草-喂鹅-鹅粪回田-种草”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年供鹅苗1.2万羽,年出栏肉鹅2万多头,肉鹅主要销往上杭、龙岩、厦门、泉州、福州等地的餐厅,可实现年产值100万元左右。
“既要保护好生态,也要解决群众转产的后顾之忧,为此镇里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谋划新的出路。”蓝溪镇镇长谢开平说,县里出台了各种扶持政策促进生猪养殖户实现产业转型。昔日的养猪场摇身变为一个个朝气蓬勃的家庭农场、生态种养基地。
“现在的河水已经很清澈了,很多地方又能重新看见鱼了。”罗茂荣说。
龙岩市对汀江流域的综合整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得到了广东方面的称赞。永定区水利局副局长张向京告诉记者,2017年8月,广东省有关部门率队前往永定考察小流域综合整治情况和南溪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最后满意而归。
2017年1—11月,汀江跨省界大浦清溪断面、中山河(石窟河)园丰电站断面、象洞溪羊角电站断面均稳定达到3类水质(其中大浦清溪断面达到2类),达到了汀江-韩江流域上下游补偿机制的水质改善预期目标。
“汀江流域综合整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反复性等特点,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任务十分艰巨。”龙岩市环保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下一步,龙岩将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资金支持,推进水环境整治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各专项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特别是进一步完善汀江-韩江流域跨省生态补偿机制,积极对接省环保厅和环保部,推动福建、广东两省签订延长协议,持续巩固汀江水域环境整治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