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王”的彭家声
2009年“8·8事件”发生之后,几乎没有人认为,彭家声会有东山再起的一天。直到去年12月,彭家声再次组织起地方武装,与缅甸政府武装对抗。
晨报记者 徐惠芬 综合报道
自缅北发生局部冲突以来,有一个名字经常出现在媒体报端,即“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领导人、人称“果敢王”的彭家声。
这位年已84岁的老人为何能成为缅北战事中的关键人物?他又是如何成为“果敢王”的?
“5年的卧薪尝胆”
2014年底,“消失”5年之久的彭家声高调复出,“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也由此东山再起,多次与缅甸政府军交火,缅北战事逐渐升级。
当年12月,彭家声组织了1000多人的地方武装,与缅甸中央政府武装对抗。当时,彭家声已经83岁老龄,2009年他领导的果敢同盟军被缅甸政府军击溃后,曾一度销声匿迹。
5年来,有关彭家声下落的版本各异,有说其身染重病的,有说流亡泰国的,还有说被缅甸政府招安养老的。复出后的彭家声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谈到了自己这5年的经历,将其总结为“5年的卧薪尝胆”。
彭家声回顾5年前的情景时说:“最落魄的时候是2009年‘8·8事件’后几天,我只带着两名警卫员跑到萨尔温江边,整支部队也就剩下几十个人,枪是没有了,后面的政府军紧追不舍,甚至派人到缅北其他民族特区逼迫他们交人。”
“后来(我)在泰国漂过一年,看病看了一年,最严重的时候连走路都不太方便。差点要了我的命的是胆结石,但我还是挺过来了,可能是老天爷看我还没有做完事吧,所以就让我缓过来了。”彭家声说。
自称有“三个功劳”
1931年出生于果敢的彭家声自称祖籍四川。四代前,祖辈来到果敢,做的是“翘头扁担”,挑钱银卖冥币,“后来才发了家,世居果敢。”1946年,彭家声参加了土司杨振材开办的军事培训班,时年15岁的彭家声是首批22名毕业学员之一,这段经历为他以后的军事之路打下了基础。
1962年,缅甸军人政变上台之后,果敢由此开始了半个多世纪的内乱。1965年7月,彭家声带领30多人上山打游击。直到1968年1月,彭家声参加缅共人民解放军,重新打回果敢。
1989年3月11日,彭家声率先宣布脱离缅甸共产党,接受中央政府的招安。缅甸军政府将其辖区命名为缅甸掸邦东部第一特区,辖区总面积仅有八千余平方公里,由彭家声出任特区主席。而原属于缅共人民军东北军区768旅被改编为“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彭家声任同盟军总司令。
与政府的和解一直被彭家声认为是自己的“三个功劳”之一。随着彭家声领导的果敢地方武装第一个与缅甸军政府达成为期20年的和平协议,多个地方武装也陆续与政府签订和平协议实现停火。彭家声认为,是自己第一个开启了和平之路。
另两个功劳则是禁毒和促进果敢经济发展。实现停火后,彭家声又在缅北第一个提出了禁毒,对果敢种植、贩卖鸦片采取严厉打击政策,“那时候果敢基本上铲除毒品,但是现在果敢毒品又开始泛滥,我是很痛心的。”
“果敢是高山高寒地区,原来可以说是一穷二白,经过从1989年到2009年20年发展,树立起高楼大厦,经济发展很好。”彭家声说。
去年底再次组建武装
不过,这位“果敢王”的命运在2009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9年8月8日,缅甸政府军在一次禁毒行动中发现彭家声家族涉嫌私造军火,双方在持续19天的军事对峙之后,因17名缅甸警察被杀害,迅速激化矛盾,政府军很快派兵攻打了彭家声领导的果敢同盟军。
说起2009年“8·8事件”的缘起,彭家声称,当时缅甸政府要求他们交枪,“我们是个高度自治的政府,我还是果敢特区政府主席,但政府突然让我们交出武器,然后来攻打我们,我们无法接受。”彭家声说。最终,果敢同盟军被击溃,彭家声下落成谜。
2009年“8·8事件”发生之后,几乎没有人认为,彭家声会有东山再起的一天。直到去年12月,彭家声再次组织起地方武装,与缅甸政府武装对抗。作者:徐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