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新媒体

闽商头条事件记录

碳市场建设的“福建经验”

发布时间:2021-07-19 阅读量:3192 来源:福建日报

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 福建企业有备而来

  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鸣锣开市。首批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超过2000家,其中福建企业40家,包括28家发电企业和12家自备电厂。

  “全国碳市场选择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是因为发电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同时整个行业的管理制度相对健全,排放数据基础比较好,能够充分地发挥碳市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积极作用。”福建碳市场运营机构、海峡股权交易中心副总裁肖俊光认为,“福建是全国市场启动前先行试点开展碳排放权配额交易的八个省份之一,企业履约率达100%,为企业进入全国市场做好了充分准备。”

  据了解,我省纳入全国市场的企业,此前已多数参与福建碳市场交易,提前布局低碳转型。

  “配额不够就得到市场去买,如果通过减排配额有多余,就可以到市场卖。面对新形势,发电企业破局密码在于创新转型。”国能(泉州)热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国宝介绍说,国能(泉州)热电拥有4台燃煤火电机组,每年都需拿出部分资金购买配额。去年以来,企业完成2台燃煤机组工业供热系统优化改造科技项目,年可节约标煤9万余吨、增加收益近5400万元,减排二氧化碳25万吨、二氧化硫826吨、氮氧化物719吨。

  “赛得利所有工厂均已完成碳排放核查工作,并将参加全国碳市场的履约和交易。”赛得利(福建)纤维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有效推动所属企业的碳管理,集团特别成立了碳管理委员会,推动能源效率提高,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根据目标,到2030年赛得利将实现30%碳减排,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开市首日,碳价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当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均价51.23元/吨。业内人士分析,当前国内的碳交易成交价格显著低于国际水平,从中长期看,碳价大概率会上涨。

  碳市场在促进其管控的高排放行业加快达峰的同时,也为碳减排释放价格信号,激励高耗能公司开始提前储备清洁能源资产。

  福能集团权属企业有5家纳入全国碳市场的首批发电企业,其中有3家此前已参与我省碳市场交易。福能集团结合我省规模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加快投资建设海上风电、陆上风电、热电联产等项目。2020年底,福能集团运行发电装机519.30万千瓦,清洁能源发电占比达49.62%。去年风电发电量可替代标准煤约91万吨,可减少排放温室效应气体二氧化碳约258万吨。

  据悉,目前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不再参加地方碳市场的交易。“十四五”期间,全国碳市场将逐步纳入更多的高碳行业。我省碳市场试点将进一步深化,并积极对接全国碳市场。(记者 王永珍 陈旻)

  相关报道

碳市场建设的“福建经验”

今年,我省将因地制宜开展集中式光伏试点,项目总规模为30万千瓦。图为福清市元洪投资区建设成片屋顶光伏项目。通讯员 李毅 摄  

国能(泉州)热电有限公司加快推进燃煤火电机组优化改造,一期2台机组改造后年可节约标煤9万余吨,增加收益近5400万元,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5万吨、二氧化硫826吨、氮氧化物719吨。通讯员 江景霞 摄  

今年3月16日,顺昌县国有林场与兴业银行南平分行签订林业碳汇质押贷款和远期约定回购协议,通过“碳汇贷”综合融资项目,林场获得兴业银行2000万元贷款。顺昌县国有林场 供图  

15日,三川风电莆田平海湾F区和莆田石城两个海上风电场项目竣工投产,总装机容量40万千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40.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80.1万吨。记者 林侃 通讯员 郑启团 摄

  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经过了10年试点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终于正式开市。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提出:“支持福建省深化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设立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实现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对接。”

  2016年底,福建碳市场建成并启动交易,成为国内第八个试点区域碳市场之一。经过4年探索,我省已初步建成具有福建特色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为国家碳市场建设提供了“福建经验”。

  健全制度 交易规模稳增

  今年4月,在福州举行的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主办方通过海峡股权交易中心购买福建林业碳汇与新造碳汇林结合的方式,抵消因交通、餐饮、住宿、展会等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1097吨,实现了零排放。

  “大型活动碳中和,已成为福建各地践行低碳理念的重要方式。购买碳汇,也成为一种‘常见动作’。”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大气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得益于经过4年探索发展,福建的碳市场机制已日趋成熟。

  福建碳市场试点相关工作虽起步较晚,但起点高。在碳市场的核心制度、运行规则、分配方法上全面对接全国碳市场总体思路,并结合福建实际积极创新,建立起了系统完善的制度体系:2016年市场建立时,就初步构建了以《福建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为核心,《福建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实施方案》为总纲,7个配套管理细则为支撑的“1+1+7”政策体系;2020年,根据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我省又及时对有关政策制度进行修订,进一步实现了交易手段市场化、交易主体多元化。

  在制度的保驾护航下,我省碳市场持续健康运行,不断拓展覆盖面、创新交易品种,实现了配额总量、交易规模的“双增长”。

  2020年,福建碳市场发放的年度配额总量已突破2亿吨,位居试点省份第三;碳市场成交量从首个履约年度的428.29万吨、1.13亿元,增至2020年的697.42万吨、2.09亿元;4个履约周期,履约率保持100%。福建碳市场累计成交量已达2749.67万吨、金额7.82亿元。

  创新探索 用活市场之手

  三钢闽光发行我省首单碳排放权绿色信托计划,顺昌县国有林场获得“全省首例林业碳汇质押+全国首例远期碳汇回购”组合融资,福建金森获得福建首笔100万元林业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款……今年初以来,一系列金融产品创新,激活福建碳市场。

  创新,是福建碳市场的最大亮点。

  覆盖范围广。除国家规定的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八大行业外,我省还针对陶瓷企业数量多、产能大的产业特点,在全国率先将陶瓷业纳入。目前,我省9个行业中,年综合能源消费达1万吨标准煤以上(约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269家企业均已被纳入碳市场交易,覆盖2亿多吨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省工业领域排放总量80%以上。其中,陶瓷行业企业就有100多家。

  交易品种全。除对接国家市场的碳排放配额、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外,结合福建丰富的林业资源,创新开发福建林业碳汇。

  4年来,福建碳市场的交易规模、交易金额持续增长。截至目前,福建碳排放配额(FJEA)已成交1136.16万吨、2.3亿元,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成交1329.57万吨、5亿元,特别是福建林业碳汇(FFCER)成交283.93万吨、4000多万元,位居全国前列。

  今年3月,海峡股权交易中心受永安市林业局委托,挂牌出让福建永安国际核证碳减排标准(VCS)林业碳汇项目,完成我省首单VCS林业碳汇交易。签约销售了永安市实施的国际核证碳减排标准(VCS)林业碳汇项目第一个核查期(监测期)剩余21.3万吨碳汇减排量(现货),并且签约预售第二、三、四个监测期预计79万吨的碳汇减排量期货,成为我国东南地区销售量最大的林业碳汇项目,并为我省碳市场增添了新品种。

  减排降碳 助推绿色发展

  将温室气体控排责任压实到企业,通过市场倒逼机制,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碳市场已成福建绿色发展的重要推手。

  数字显示,福建碳市场运行4年来,我省纳入交易的九大行业碳排放强度平均下降8.2%,碳市场的减排成效逐步凸显。“十三五”期间,全省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累计下降幅度超20%,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三五”减排目标任务,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优于大多数省份,位居全国第四位。

  为切实落实“双碳”工作,按照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和运维工作的合作原则协议,福建省作为九个联建省市之一积极出资参与联建,主动融入全国碳市场。

  与此同时,福建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也正在不断深化。目前,纳入福建碳市场的企业每年都根据生产情况实行动态更新。“我们正探索将碳交易的企业从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1万吨标煤以上,拓展至5000吨以上的企业,预计全省参与企业将达到300家左右。”省生态环境厅大气处相关负责人说,此外,海洋碳汇、林业碳汇等更多方法正在研究制定,碳金融体系探索也正在深化中。

  据悉,省级财政将运用正向激励措施,支持三明、南平省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积极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实现生态价值转换。运用风险分担、贴息等手段,鼓励我省金融机构创新开发碳金融产品,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记者 陈旻 王永珍)

共同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访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

  16日,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受邀在上海参加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启动仪式暨中国碳交易市场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建设全国碳市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利用市场机制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的重要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将与社会各界一道,以全国碳市场上线为契机,落实《全球碳市场共同发展倡议》《金融机构支持上海国际碳金融中心建设倡议》,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陶以平介绍说,兴业银行源于福建,布局全国,是我国绿色金融最早一批探路者,2007年即启动了对碳金融的布局,独立开发碳资产评估工具,推出一系列碳金融产品,落地多个国内首单业务,在碳金融领域实现诸多创新,与国内所有碳交易试点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6月16日又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全国碳市场启动做好了充分准备。

  陶以平表示,下一步,兴业银行将加强创新,完善碳资产评估工具,帮助客户建立碳资产负债表,扩大碳市场供需规模;在积极服务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同时,提供更加丰富的绿色零售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绿色生活方式与绿色生产方式齐头并进;将绿色低碳发展与服务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持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坚持不懈建场景、搭平台,融入社会治理、企业经营、民生服务各领域,准确把握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痛点和难点,通过与党政机关、金融同业、科技公司、科研院所等深入合作,汇聚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坚持审慎稳健经营,严密防控高碳资产减值风险、碳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创新业务合规风险,帮助客户形成风险中性理念,着力做好碳金融衍生品的投资者权益保护,推动经济社会平稳有序绿色转型。(记者 王永珍)

碳排放权交易

  碳排放权交易是基于不同企业之间的碳减排成本不同,鼓励减排成本低的企业超额减排,将其所获得的剩余配额或减排信用通过交易的方式出售给减排成本高的企业,从而帮助减排成本高的企业实现设定的减排目标,以最低的社会总减排成本控制碳排放总量。与之前通过行政手段和财政补贴的方式实现减排不同,碳排放权交易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是基于市场化的政策手段。

  开展碳排放权交易一方面能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通过科技创新降低排放强度;另一方面能促进清洁能源开发力度,并最终实现激励企业改进生产、转型升级。这对于改善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有着重大意义。

  ★碳排放

  煤炭、天然气、石油等化石能源燃烧活动,工业生产过程以及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因使用外购的电力和热力等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

  ★碳排放权交易

  碳排放权是依法取得的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的权利。碳排放权交易即将温室气体的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买卖。

  ★碳排放交易场所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中心落户上海,碳配额登记系统和结算系统设在武汉。

  试点省市碳排放权交易机构:福建省为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是经国家发改委备案的全国九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构之一。

  ★碳排放交易品种

  (一)碳排放配额

  经碳排放权交易主管部门核定,分配给重点排放单位指定时期内的碳排放额度,是碳排放权的凭证和载体。全国碳市场配额(简称CEA),福建碳市场配额(简称FJEA)。1单位配额相当于1吨二氧化碳当量。

  (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简称CCER)

  指对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

  (三)福建省林业碳汇(简称FFCER)

  福建省通过造林、再造林、抚育经营等活动,吸收并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其间额外增加的碳汇量,经核定后可参与福建省碳排放权市场交易,用以抵消控排企业的实际碳排放量,由此实现“社会得绿、林农得利”的生态补偿。

  ★参与主体

  全国碳市场:目前全国碳市场仅发电行业纳入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先开展交易,暂时未开放机构和个人投资者。

  福建碳市场:除国家规定的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八大行业外,福建省针对本省产业特点,将陶瓷行业纳入试点行业,目前福建碳市场交易主体包括九大行业中符合福建省碳排放权交易门槛的重点排放单位的企业以及符合交易规则规定的机构和个人(纳入全国碳市场的发电企业除外)。

  ★交易机制

  碳排放权运行的核心环节是重点排放单位要在特定时间内对自身的碳排放量缴纳等额配额,以表示其排放量是被合法允许的、是符合政策规定的。主要包括碳排放报告报送、核查、配额核发、交易以及履约等。

  碳交易主管部门应每年对其行政区域内所有重点排放单位上年度的排放量予以确认,并将确认结果通知重点排放单位。经确认的排放量是重点排放单位履行配额清缴义务的依据。如果企业排放量超过了其拥有的配额量(采用基准线法、历史总量法或历史强度法进行分配),则需要在市场上购买更多碳排放配额,来完成履约责任;如果企业排放量低于其拥有的配额,企业可自主选择出售盈余配额,进而获取节能减排带来的收益。碳排放交易市场通过该环节,实现了依靠市场机制促进碳排放权的优化配置,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节能改造和购买配额间做灵活选择,从而以最低成本实现减排。

  ★交易方式

  碳排放配额交易应当通过交易系统进行。全国碳市场配额可以采取协议转让、单向竞价或者其他符合规定的方式,协议转让包括挂牌协议交易和大宗协议交易。其中,挂牌协议交易单笔买卖最大申报数量应当小于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挂牌协议交易的成交价格在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10%之间确定。大宗协议交易单笔买卖最小申报数量应当不小于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大宗协议交易的成交价格在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30%之间确定。

  福建碳市场配额可以采取挂牌点选、协议转让、单向竞价或者其他符合规定的方式。挂牌点选交易方式的交易价格有效范围为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10%之间。协议转让交易方式的交易价格有效范围为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30%之间。

  本专栏文字由记者王永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