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拿下本土品牌市场第一之后,一直强调立足本土市场的安踏似乎有了开拓海外市场的打算。
12月20日,安踏为NBA球星克莱·汤普森打造的正代签名战靴——KT1正式发售。汤普森今年2月刚刚签约安踏,KT1不过是安踏实力无价签名球鞋系列中的一款,但是,与以往签名球鞋不同的是,这是安踏首次踏入美国市场。相较于较早涉足海外市场的李宁和匹克,此前,安踏仅通过分销商涉足东南亚、东欧及中东市场,但收入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为了实现中美同步发售,安踏与美国两大渠道平台DA和CHAMPSsports合作,在美国地区线上线下同时销售KT1产品。其中Champs sports是全球最大专业体育运动用品网络零售商Foot Locker旗下开设的网店,同时拥有超过550家实体店。
KT1延续了安踏“实力无价”战略,国内市场零售价为499元,美国市场零售价为99美元。2013年,安踏启动“实力无价”篮球战略,签约一系列NBA球星,并推出售价399元的球星签名篮球鞋。2014年,安踏成为NBA官方合作伙伴推出相关篮球鞋,延续“实力无价”战略定价449。与动辄上千元的签名篮球鞋相比,实力无价系列因高性价比被称为国民球鞋,一年内销量超过100万双。
在有着3亿篮球爱好者的中国,篮球鞋市场的巨大潜力不言而喻。实力无价策略被证明是成功的。安踏签约汤普森的新闻发布会上,安踏篮球事业部总经理徐阳曾透露,2014年篮球鞋的销售金额(按批发金额计算)增长接近40%,销售数量增长近30%,2014年篮球鞋销售数量超过200万双,占整体鞋类产品约高单位数。
而在拥有一支包括“汤普森、加内特、隆多、帕森斯、斯科拉”的超级球星战队后,安踏似乎也有了去美国这个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卖鞋的可能。
对于球星对海外市场的拉动,匹克曾经称,签约NBA球星托尼·帕克(Tony Parker)不到一年半,匹克在欧洲市场的销售额增长了4倍还要多。匹克是本土品牌中海外市场占比最高的公司。2014年,匹克海外市场销售额为6.5亿元,占企业年度总营业额的比率为23%。
但是,要谈去占领北美市场或者在北美市场与对手竞争,还为时尚早。一般而言,东南亚和中东等区域相对容易开拓,而北美市场,不仅拥有耐克和阿迪这两个宿敌,还有后来居上赶超阿迪的Under Armour,再加上PUMA、NewBalance等品牌,难度大增。
2010年,李宁在波特兰开了第一家亚洲之外的直营店,但随着之后整个行业出现业绩下滑,直营店关闭,波特兰的设计中心雇员流失。而李宁在2012年开始调整的战略中也明确表示要聚焦于国内市场。
匹克2012年在美国洛杉矶设立旗舰店,据称在美国公司和帕克的明星效应下,帕克系列球鞋TP9成为店内最受欢迎的产品。不过匹克方面也对外承认,在匹克的海外市场中,“亚太地区的销售更好,中东也不错,但欧美地区的压力太大。”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其在美国市场的门店品牌展示作用大于赢利。
或许这可以解释为安踏对于海外市场的谨慎,安踏篮球事业部总经理徐阳表示,之所以在北美卖鞋,并非北美市场成了与对手竞争的主要战场,而是因为汤普森在新赛季表现佳,“为了满足不同地区球迷的需求。”
安踏没有选择开设直营店的方式进入美国市场,而是与当地网络零售商合作,借助合作方的网络以及实体店进行销售,看上去也是为了降低风险,对美国市场进行试探。
对安踏而言,中国仍然是最有潜力的市场,据公开数据,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之和将近7万亿元。依托本土市场,安踏2014年营收为89.2亿,第二名李宁为67亿,而从净利润看,超过李宁、特步、361°和匹克等几家本土体育用品公司的总和。
因此,安踏的主战场还是中国市场。不过,这并不能阻止它通过收购国际品牌来实现国际化的野心。
根据最新消息,安踏将要收购英国体育用品品牌Sprandi(斯普兰迪),该消息未得到安踏证实,不过以Sprandi的定位,的确是对安踏目前产品线的有效补充,2009年,安踏收购FILA中国(包含香港、澳门)商标及附属业务,完成对中高端人群的覆盖。
安踏总裁丁世忠多次强调,国际化不仅仅是去海外卖鞋,也包括引进国际化的技术和产品,而早在今年年初的业绩会上丁世忠也透露安踏正在寻求收购一个新的国际品牌,之前传闻的PUMA因为市值约21亿欧元(约合147.82亿元人民币),估值过高已经被否决。
肖可界面报道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