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新媒体

闽商头条事件记录

广西福建总商会会长苏景昌:爱拼才会赢_闽商网

发布时间:2015-06-04 阅读量:3657
  苏景昌:爱拼才会赢

   产品竞争走“特立独行”之路 市场搏击抓“人无我有”机遇

  我这个人的性格里面有一点,就是认准了的事一定要做到底、做到成功为止”,当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问及苏景昌创业有成的内因时,这位沉着稳重的翩翩绅士语调中略带激动,充满着坚定的眼神也放射出一种熠熠光芒。

  事实上,“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如同歌曲《爱拼才会赢》所唱的一样,一心扑在事业上的苏景昌一年365天几乎无休。从最初的一名生于寻常百姓家的农民之子,到今日名声煊赫的商界骄子,苏景昌以闽商特有的敢闯敢拼、吃苦耐劳和永不驻足的情怀,演绎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千里征程一朝启

  1975年高中毕业后,苏景昌进入当时的南安县供销社工作。因为每月25元的收入难以维系家中的生计,他办过养殖场,做过其他小生意,但仍生活维艰。一次偶然的机会,苏景昌通过同乡了解到位于祖国南疆边陲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域偏远,交通欠发达,物资尚不充足,市场空白点较多,便决意外出闯荡一番。出门赶早,1985年大年初三,  苏景昌就怀揣东借西凑的300元钱,只身离乡别井寻梦,搭上了开往南宁的列车。

  初到南宁,苏景昌投宿的是最便宜的小旅店。“包食宿一天3元,推开住处房门,可以见到成群的蚊子在微弱的光线中迎面扑来”,时至今日,他的回忆中依然难忘这一幕。但这还不算什么,硬着头皮落脚之后的3个多月,他走街串巷寻找赚钱门路一无所获,盘缠用尽,甚至到了连手表都要典卖的山穷水尽地步。所幸柳暗花明,某一天,他在与一位来自桂林地区的水电站办事员闲聊时,了解到对方需要阀门,意外的信息令其喜出望外,当即利用故乡泉州南安市“全国水暖器材之乡”的优势展开奔忙,做成了第一笔生意,赚到3000元度过了难关。从此,他与水暖器材更与南宁结下了不解之缘。

  渠道与目标既明,苏景昌开始在南宁马不停蹄地四处推销、开拓市场。一年后,他几乎和南宁所有的锅炉厂都建立了联系,成为了他们的供应商。而通过近10年的摸爬滚打,他的贸易范围也从单一的阀门经销逐步扩大到囊括几乎全部水暖器材。1994年,苏景昌与3个家乡的兄弟合作,在南宁市虎邱钢材市场开设公司,面向广西市场提供全面的水暖器材配套服务,这令他的财富集聚进入了水涨船高的状态。1998年,与广东赤山钢管厂合作,共同斥资百万元建立南宁西南镀锌钢管有限公司,苏景昌的事业进一步扶摇直上。到了2006年成立广西佳信企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苏景昌的事业已涵盖塑胶建材、薄板钢管制造、房地产、金融、物流、市场开发、市政工程施工和商务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其中在塑胶建材、薄板钢管和物流领域更发展到了广西区龙头的地位。

  谈及当初为什么选择广西来创业,苏景昌说,“有商机的地方就有福建人,关键在于把握”,既然是落后的处女地,当然就有开发价值,此外,广西这片热土对外来人的包容以及和自己故里相近的风土、气候条件也是一大因素。苏景昌坦言,自己的创业路面临过多次挫折和转折,但都凭着心中那一股不服输的“拼”劲头一一应对下来了。当别人称赞他胸怀大志,苏景昌则是谦虚地以一个笑话来解释,说闽南人的“闽”字代表在家是条虫,天生就要往外走才有可能变成龙。

  立业生根志踌躇

  市场搏击需要懂得审时度势,同时更需要拼劲和决断。苏景昌在这方面有着比一般商人更为清醒的认识,他认为只有坚持走诚信立企、科技兴企、质量强企的路子,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他领导下的佳信集团尤为善于在同类产品中走“特立独行”之路,抢抓“人无我有”的发展机遇。在早年,当别人还热衷于技术含量不高的冷镀工艺时,苏景昌已捕捉到行业的发展前景和产品的增值方向,“拼”劲又出来了,他不惜加大成本,采用热镀新技术,形成轧钢、焊管、镀锌的流水线生产规模,最终赢得市场;当得知我国西南地区还没有一家能生产大口径塑胶管道的企业时,同样是“拼”,使苏景昌拍板启动项目生产大口径塑胶管道,填补了这一市场空白。

  面对挫折,苏景昌用“拼”劲挺过,同样,面对未来的市场竞争,他将这“拼”力极尽所能用于科技创新、资源节约之中,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并使之成为佳信集团上下追求的目标。

  2008年,苏景昌做出决策,对旗下振宁西南薄板钢管有限公司所采用的行业老传统高频焊设备实施“固态高频节能”新技术改造,使生产电耗由45度/吨降低到16度/吨,当年便为国家节省电能近500万度;2013年,佳信集团旗下广西佳利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与高校进行合作,引进全新生产线对生产过程中的边角、破碎料进行处理,实现了80多吨“破碎料”的全部回收再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生产、环境成本的同时,公司增加了收益50多万元。

  技术创新上的巨大投入,为苏景昌的企业赢得了丰厚的回报,企业产品远销东盟各国,备受国内外用户青睐。

  在进入新常态的当下,苏景昌认为,随着中国-东盟“钻石十年”的开启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不断推进,广西作为中国-东盟开放的前沿和窗口,作为连接多区域的交流桥梁、合作平台、国际通道的功能愈发凸显,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在桂闽商应该抓住机遇促发展,将企业做大做强,给准备来广西投资但还处在观望阶段的各地客商吃一颗“定心丸”。

  投桃报李有担当

  “要把事情做好,首先得做好人”,这是苏景昌的另一人生信条。在他看来,获得成功除了靠自己的拼搏努力,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帮扶,因而在追求企业稳步发展的同时,行有余力应该为地方建设做些实事。

  苏景昌所说的“做好人”,就是要“以宽容之心待人,用真诚之心做事”。具体说来,身为企业负责人,要懂得尊重关心员工,身为在桂闽商代表,要树立起积极担当社会责任的形象。

  他是这样认为的,也是实实在在这样做的。在佳信集团,苏景昌把自己的员工当成兄弟姊妹看待,上至企业高管,下至清洁工都能感受到来自他的关怀。据了解,从1999年至今,苏景昌几乎没有裁过一名员工,哪怕在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经营最困难的情况下,也尽量让他们有稳定的生活来源。在他的倡导下,企业对员工展开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劳动技能。为了照顾好数十名身体上存在障碍的员工,他将一部分员工宿舍改建成了夫妻房,亲自推动制定了“身体障碍员工互动规定”,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并时常抽空去看望他们,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难题。

  苏景昌说,他永远记得有一次一位聋哑工人向他用手语表达“老板是个大好人”的情景,这让他激动感慨之余,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和人生境界的提升方向有了深一层的思考。

  在2009年至今广西福建总商会会长的任上,苏景昌把商会当成是自己和其他闽商共同的家,而自己则是这个家的组织者。他先后引荐过近2000名闽籍商人到广西投资发展,带领40多万闽商投资项目1900多个,到位资金超过30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60多万个,为公益事业捐款2亿多元。其中2009年以来苏景昌个人捐款捐物达1000多万元。

  在广西区政府的指导下,苏景昌建立综合治理帮扶基地、启航工程安置就业基地和光彩事业,致力于职工的体面劳动,安置劳教释放人员、残疾人、失地农民、下岗职工等再就业人员1000余人次。2011年,他的企业被人社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授予“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称号,可谓实至名归。

  苏景昌时常说,“企业最大的财富在人,人最大的财富在心”。接受采访的过程中,他多次提到广西的包容精神,提到当地党委、政府、工商联等部门对他的认可与支持,提到员工对自己事业的贡献,言语中透着由衷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