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碧溪,石狮市永宁镇人,石狮奥捷集团董事长,上海石狮商会会长,北京石狮商会名誉会长,厦门石狮商会名誉会长,澳门石狮商会名誉会长,上海泉州商会常务副会长。奥捷集团创下中国十大五金品牌,五金产品行业著名品牌,行业优秀品牌,知名品牌。
“21世纪最重要的就是创新,不管哪个行业,即使你是做传统小吃的,你也得去不断创造新的东西出来。这是一个颠覆旧观念的时代。”施碧溪说。
施碧溪的“颠覆”与众不同,他的名片就与别人的不一样,不但造型、款式不一样,质地也是不一样的,不是纸质,也不是木质,而是金属质地,不锈钢的。施碧溪说:“我告诉你我所从事的行业和联系方式的同时,也用这张名片告诉你,我可以做出这么薄的精密金属产品。”
这样的信息传递,直观,可感,让人信。
创业要有眼光抢机遇
施碧溪说:“创业,一是需要有眼光,二是要懂得抓住机遇。”
上世纪80年代初,才20岁出头的施碧溪,开始自己创业,1983年,创办通达五金,有了自己的工厂。
这之前,家庭经济并不宽裕的施碧溪,在初中未毕业时,就边上学边随修理师傅学习修理拖拉机等农用机械。之后,又帮人做模具,渐渐的,施碧溪对金属加工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石狮镇办工厂、村办工厂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小五金行业非常发达,龟湖、蚶江等地,很多人在做。施碧溪创办的以小五金加工为主的通达五金,在石狮当时遍地小厂的大环境中,要想脱颖而出,并非易事。施碧溪既亲自管理技术,又亲自跑市场,洞悉市场需求倾向,不时推出引领市场方向的产品。随着企业不断壮大发展,施碧溪不再满足家庭作坊式的运营模式,开始进行企业管理体制创新,于1992年在石狮创立福建通达五金有限公司,即奥捷集团的前身。凭借多年来的创业打拼,施碧溪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和广阔的人脉资源,抢占先机、推动公司快速发展,特别是在1992年至2002年,通达在福建的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2002年,施碧溪只身一人到上海,创立奥捷,将通达在福建的发展模式复制到上海。
21世纪初,中国的企业在金属加工业中缺乏竞争力,日本与台湾地区的电子产品几乎充斥了整个大陆市场。要在如此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前瓜分一块蛋糕,难度很大。上海作为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市场定位必须与国际接轨。奥捷要在实力强大的外资企业、台资企业面前竞争,就必须走在别人的前面。2003年,施碧溪作出了一个极富魄力的决定:将现存订单逐渐停产,更新设备,加大投入,引进人才,向电子消费类金属外观件制造发展。电子消费类金属外观件制造相对一般的金属加工,技术要求更高,也要求更美观的外在设计。这是改弦更张的难度所在,但也是超越别人的机遇所在。
施碧溪抓住了这个机遇。在较短时间内重新定位和调整企业发展方向,得益于施碧溪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感觉。一直以来,他身体力行地走在市场一线,并清醒地认识到电子消费类的金属外观制造未来潜力无限。
定位容易,转型困难,拓展更难。施碧溪决定以创新突破传统——在材质和工艺方面,超越传统;以创新拓展渠道——在客户沟通和开拓上,主动、坚持与客户共同研发,将品牌的价值融入产品中,为品牌商创造价值,“让品牌商更赚钱”,提升与品牌商的粘合度和信任度。同时,“让消费者更省钱”,即消费者用同样的价钱,买到品质更优的产品。
施碧溪对技术精益求精,对设计更是要求不断突破创新,以引领市场的眼光设计每一款产品。在他看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人们对品质不断的追求,对于金属外观件的要求,越来越国际范、文艺范、时尚范,如果不学习不创新,就会被市场淘汰。
把准了市场走向,要设计出引领潮流的产品,除了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需要深厚的艺术功底,用艺术的眼光进行设计,以精密的技术进行生产,以引领的姿态进入市场,在各类高端电子产品的铝合金、镁合金、不锈钢等各类金属外观设计、研发及制造方面,施碧溪十分自信,因为他已经让奥捷走在了行业前沿,引领市场风向。目前,施碧溪已有几十项专利在开发利用中。
老板要做好三件事
施碧溪说:“老板要做好三件事,人才、产品研发、市场,其他的可以让下层去管理。”
目前,奥捷集团以奥捷集团(香港)有限公司为核心,发展了福建石狮市通达五金有限公司、奥捷五金(福建)有限公司、奥捷五金(上海)有限公司、奥捷五金(厦门)有限公司、奥捷五金(江苏)有限公司等五大下属公司。现集团厂房面积为95000平方米,公司注册资金3700多万美元,现有员工6700余人,固定资产达2.3亿。集团目前主要致力于铝合金产品和不锈钢产品的开发、设计、冲压、阳极、网印、蚀刻、电泳涂装、真空电镀等综合加工生产,业务范围广阔,具备多功能的业务承接能力。集团的主打产品——电子产品金属外壳,工艺新,市场需求量大,供不应求,产品远销欧美、日本等海外国家。
这么大一个集团,要事事过问,显然是不可能的,施碧溪认为也是没必要的,做老板的,要懂得抓主次,抓住人才、产品研发和市场,就够了。
为此,施碧溪网罗了许多人才,在上海成立了专门的研发中心。
对于市场开发和产品如何引领市场潮流,施碧溪认为,企业家必须具备艺术家思维,必须有创新思维和颠覆性思维。
这从施碧溪的业余爱好上可以看出来。2009年,施碧溪进入和田玉收藏界,收藏了几百件和田玉,并在北京建立了一个和田玉艺术品雕刻中心,请了许多雕刻家,根据和田玉不同造型,雕刻成艺术品。这些艺术品在上海艺术馆一楼包了半个月专门展出。2010年,马未都见到这些和田玉艺术品感到很惊讶。问施碧溪怎么舍得把那么贵重的和田玉拿来雕刻?因为雕刻艺术品,就必然会浪费掉许多边角料。和田玉收藏几千年来没有突破,一般都以原始造型示人,更谈不上工艺,因为收藏家都舍不得雕刻。施碧溪认为,这就要看你怎么去理解,比如:香炉、花瓶,为什么要把里面的料掏空,就因为大家要的就是这么个形状。所以,想把原始的和田玉做艺术品,就必须舍得。
这是一种颠覆性思维。在和田玉身上,施碧溪找到了艺术灵感,他把这种灵感嫁接到了做产品上。施碧溪说:“如何把产品做成艺术品,从中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引起消费者共鸣,这个很重要。换句话说,在功能雷同的情况下,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产品更能吸引消费者眼球,从而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掏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