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新媒体

闽商头条事件记录

旅港闽商叶建明:爱港爱乡的“手套大王”_闽商网

发布时间:2015-01-22 阅读量:3301
叶建明
叶建明
  叶建明
  嘉鸿集团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福建省政协常委
  香港泉州同乡会常务副会长
  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会第十九届主席
  □商报记者 魏婧琳/文 黄宇达/图

  /人物印象/
  在泉州鲤城区金龙街道赤峰路1号嘉鸿集团的大楼前,有几面迎风飘扬的旗帜,石墩上镌刻着几个格外醒目的大字:“热爱祖国,胸怀世界。”在办公楼,我们见到了嘉鸿集团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建明,他被业内称为“手套大王”,但叶建明给记者的印象却是彬彬有礼,低调沉稳。

  在采访中,这个赤手空拳打天下、爱拼敢赢的“手套大王”有一种浓浓的家国情怀,记者被他爱国爱港爱乡的精神深深感动着,他回乡创业,热心桑梓;他拿出在香港泉州同乡会在香港媒体呼吁爱国的报纸;他的三个儿子名字第一个字都是“中华”的“华”;他连手机的铃声都是国歌。

  /人物对话/

  商报记者:听过您的故事,1985年您到香港打拼时,身上总共只有200元,白手起家到如今事业有成,您认为是最主要的创业精神是什么?

  叶建明:一个人无论做什么,都需要一种精神。而这就是“爱拼的精神,吃苦的精神”。年轻时候我每天凌晨两三点骑车一个多小时到冰棒厂批发冰棒,然后再卖给沿街叫卖的商贩。后来,到香港也是非常辛苦,到现在,我办公室保存着当年推销产品、走街串户的箱子,提醒我永远不要忘记人生的艰难艰辛。我父亲常说,人没有辛苦,哪来世间财富,我也用这些话教育孩子。

  /创业故事/

  艰苦童年

  “这个村子就是我的故乡,那时候生活很苦。”叶建明在鲤城区金龙街道赤峰路嘉鸿集团的办公室里感慨地提起自己的童年,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穷”字。他在家中排行老二,上有哥哥,下有妹妹。但当时国家正处于建设初期,叶建明一家五口人且有一老祖母需要照顾,家庭生活困难,全靠在供销社上班的父亲每月30多元的工资和母亲搓麻绳的微薄收入度日,在租来的那间10平方米的房子里“蜗居”,他虽断断续续念了一些书,但很早就依靠他的“生意头脑”做点小买卖来补贴家用,为父母分担家中生活费用,自己也从不乱花钱。

  叶建明13岁时,父亲在屋后搭了一个猪棚,养了六头猪,期望贴补家用。他就此担起了一项重要任务:每天早上四五点,他就得起床去买喂猪的豆腐渣。于是清晨的小镇街道上,便出现了这样一幕:一个瘦弱的孩子,顽强地蹬着自行车,车的两侧,各挂一个大桶,车后放着一个大包,100多斤的重量,远超叶建明的体重。16岁,叶建明进入当地一家铸造工厂,一月工资10多元。不久,在左眼留下一个烧伤的疤痕后,他走出了工厂大门。

  贫苦的童年激发了叶建明的“创业激情”,叶建明观察各种商机,在街头开起了一家小店,售卖杂品,杂货店生意并不景气,但他却看到了另外的商机。那时,街头有人背着小桶叫卖冰棍,夏天的泉州,这生意不错。“我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机会呢?”叶建明很快找到冰棍厂,提出从他们那儿批发冰棍,没有冰柜等设备,他便准备了大木桶和棉被,每天凌晨两三点骑车一个多小时赶往冰棍厂批发冰棍,然后再批给走街串户的小贩。
  
  命运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幸运之神”开启了叶建明的手套生产之路。一次偶然的机会,叶建明来到一个工业手套配料厂,跟在厂里的熟人聊天。善于观察的他发现,这个厂生意十分好,很多人在这里排队,要买厂里的产品。他忽然想到,我能不能也办这样一间工厂呢?有了这个心思,他开始打听如何买机器,如何买原材料。揣着借来的两三千元,叶建明去了上海、厦门,买来了机器和原材料,手套工厂就这样开工了。那时,叶建明仅仅19岁。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下来,工厂有了点规模,有了100多台机器,产品销路也逐步打开,为他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