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良
全国建材行业劳动模范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
福建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第十届政协泉州市委员会委员
晋江市慈善总会永远荣誉会长
福建华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记者 郭华萍 文/图
在吴国良的办公室,摆着很多的奖牌:全国建材行业劳动模范、影响中国陶瓷行业100人、中国陶瓷行业年度人物,以及刚刚获得的“晋江建陶30年风云人物”……这些无不彰显出他以及他所带领的华泰集团,在这个行业中的领军地位。
2014年,对于华泰集团来说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年份。2014年5月26日,华泰集团投资的中国·黄骅港万国(国际)石材商贸城(以下简称“万国商贸城”)在河北黄骅举行奠基仪式,标志着公司转型升级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时隔一个月,华泰集团于6月26日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成功挂牌,成为泉州首家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这些成绩,是20多年努力的沉淀。
从瓷砖到陶板
20多年引领行业
1987年,吴国良和几个亲戚、好友合股筹建,兴办了第一个建材厂,当时用六孔的多孔窑生产白瓷片。两年后,他们就投建了第二个厂,建立十五孔窑,业务不断扩大。“当时的发展形势良好,业务不断扩大,但由于场地面积的局限,已经无法再扩建,因此工厂迁址。在1992年,第三个厂也建成了,并将原来的固定资产转让出去,得到的资金全部投入到新建的企业中,改名为晋江华盛陶瓷有限公司。后来在政府的扶持下,公司实现集团化,就有了现在的福建华泰集团。”吴国良介绍说。
但是每个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都面临升级的压力。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逐年上升,政府对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吴国良开始感到陶瓷行业的生存压力,在2006年,他接触到了陶板。
“当时我的副总从上海带了一个小样板回来,我就那种特殊的材质吸引住了。于是,我开始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这种产品。”吴国良说,陶板最初起源于欧洲,上世纪90年代才进入中国,中国陶板市场长期被进口产品垄断,技术更是无法突破,“我意识到这个产品的发展前景广阔,立刻让公司成立了研发中心,聘请国际专业技术人员及中国陶瓷研究所的专家,以突破技术封锁为切入点,对现有的国内外陶板生产线设备进行分析研究,吸收国外实际运用的成功经验,攻克现实存在的技术壁垒。”
2008年,华泰集团推出了TOB陶板,不仅突破了外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而且在此基础上做出了创新,打造出独一无二的大循环生产线,总投资1.5亿人民币,建成了全球最长的陶板生产线。企业还主导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拥有数十项专利,多次荣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和创业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