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新媒体

闽商头条事件记录

青春心向党 闽商永远跟党走

发布时间:2022-10-20 阅读量:1392

凝心聚力擎画复兴新蓝图,团结奋进创造历史新伟业。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作的报告在广大青年闽商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为广大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坚守实业、守正创新指明了方向,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坚定了信心。


福建省工商联执委、省民营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福建富康农业总经理(平安福建会长)郑霄:党的十九大以来的5年和新时代这10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这令每一个中国人深感骄傲和自豪。作为一名青年企业家,我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做新时代新征程的拥护者、践行者、奋斗者,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坚定不移抓创新,深耕金融、农业领域,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贡献力量。


福建省青年闽商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福建鸿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鑫强: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报告,为民营企业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我备受鼓舞、深感自豪。我将带领公司员工认真学习领会报告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个人成长和企业发展融入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浪潮中,加大创新投入,强化科技研发,努力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优质建材,为美丽中国注入更多绿色动能!


福建省青年闽商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华宇(福建)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勇:击鼓催征,奋楫扬帆。党的二十大的召开振奋人心、鼓舞士气。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对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增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对社会的信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接下来我将努力在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具体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展现积极作为,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报告精神上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昂扬斗志、砥砺拼搏,抢抓机遇、创新发展,持续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不断增强产业动力,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建筑业龙头企业,以实际行动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奋斗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福建省青年闽商联合会党委副书记、福建海狮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林俊生:党的二十大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海狮集团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严守党的纪律规矩,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创业者,我也将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与新任务,坚定谋事创业的信心,努力奋斗、勇攀高峰,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青年闽商力量!


福州市青年企业家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福州元九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琪: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就过去五年中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新时代十年发生的伟大历史变革作了全方位总结报告,报告给我们青年企业群体在迈向新时代新征程的路上指明了方向。作为教育、信息、科技行业的年轻企业,我们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快推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福州市青年企业家商会党支部书记,中银(福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苏湖城:从十八大到二十大这十年间,作为一名执业律师,我亲身经历着“法治中国”的每一次进步与成长,亲眼见证着一位位法律工作者为“法治中国”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同时,作为福州市青年企业家商会党支部书记,我切实体会到了“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重要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青年发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号召,我们亦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敢于担当、踏实做事,坚持思想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坚定不移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落到实处。在自身工作岗位上以“学懂”“弄通”“做实”的态度做出不平凡的新业绩,真正做到“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人事教育部、闽商报、省青年闽商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