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a30NCpegQcbrKWBJMScb0Q
在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安踏、李宁、特步长期占据着“三巨头”的地位,而361度则一度被视为跟随者。然而,近日这个低调的品牌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2024年营收首次突破百亿,2025年上半年主品牌线下同比增长10%,线上流水增长20%;
与世界泳联正式签署合作,成为2026年—2029年世界泳联全球合作伙伴;
签约NBA两届FMVP约基奇,旗下自有赛事IP“触地即燃”登陆美国洛杉矶.....
从深耕下沉市场的“县城孩子王”到登上国际舞台的顶级赛事赞助商,361度的突围之路,既是中国体育品牌崛起的缩影,也折射出行业竞争的深层逻辑。
从小作坊到国际舞台
361度的故事始于福建晋江陈埭镇。这座占地649平方公里的闽南小镇,因为地理位置优越,承接住了台湾地区乃至全球制鞋产业的转移。如今叫得上名号的安踏、特步、361度,淹没于时代浪潮的德尔惠、喜得龙、金莱克,都从这里出发。
(创始人丁建通)
和安踏老板丁世忠、特步老板丁水波这些“丁”姓老乡发家之路一样,上世纪80年代,361度创始人丁建通靠着借来的2000元启动资金,在自家院子里搭起简易工棚,创办了华丰鞋厂,这便是361度的前身。创业初期,丁建通常常亲自背着样品走街串巷推销,甚至模仿当时流行的"回力"鞋款,以每双20元的低价打开市场。2003年,随着中国加入WTO带来的机遇,丁建通正式将品牌更名为361度,寓意"比360度多一度突破",并开始引入现代化管理。2009年,361度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完成了从家庭作坊到上市企业的蜕变。
(丁辉煌)
如今,丁氏家族第二代已全面接班:丁建通长子丁辉煌为董事会主席,负责战略规划,女婿丁伍号担任集团总裁。这个典型的晋江家族企业始终保持着低调务实的作风,丁伍号曾直言:"别人说我低调,但把企业做强做大才是实在的。"正是这种代代相传的实干精神,让361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扎稳打,最终实现了从乡镇工厂到国际舞台的跨越。
县城“孩子王”,下沉市场的突围
361度的崛起,始于一场“错位竞争”。当安踏通过收购FILA、始祖鸟等品牌抢占中高端市场,李宁凭借“国潮”概念吸引年轻消费者时,361度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径——深耕下沉市场。截至2024年底,361度在全国拥有5750家门店,其中75.9%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一线城市门店占比仅为5.2%。这一布局背后,是361度对市场趋势的精准判断:中国消费分级明显,下沉市场的潜力远未被充分挖掘。
在下沉市场,361度找到了自己的“杀手锏”——童装。2010年,361度成立独立童装业务板块,恰逢“二孩政策”红利和“体教融合”的推广。与其他品牌不同,361度将童装与体育教育场景深度绑定,推出“体测神器”系列产品,如轻量化跳绳鞋、防痛跳绳等,并与学校、体育机构合作,成为亚洲跳绳锦标赛的独家赞助商。2024年,童装业务为361度贡献了23.4亿元营收,成为其增长的重要引擎。
此外,361度以“极致性价比”策略打开市场。数据显示,其200元以下产品占比高达52.2%,远高于安踏和李宁。这一策略在消费降级的背景下尤为奏效。2023年,拼多多市值超越阿里巴巴,同年361度营收增速达21%,电商渠道贡献26亿元,直播GMV同比增长53%。性价比优势让361度在下沉市场站稳脚跟,但也为其贴上了“中低端”的标签。
从“借船出海”到“造船远航”
如果仅满足于下沉市场,361度或许仍是一个区域性品牌。然而,其真正的转折点在于国际化战略的突破。与安踏通过并购实现全球化不同,361度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路径:绑定国际赛事,输出自有IP。
2024年,361度与世界泳联签署合作协议,成为2026-2029年全球合作伙伴,为世锦赛、世界杯等赛事提供装备。这一合作并非偶然。早在2024年多哈世锦赛期间,361度就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提供装备,积累了赛事服务经验。世界泳联主席侯赛因·阿尔-穆萨拉姆评价称:“361度拥有丰富的国际赛事服务经验。”通过顶级赛事赞助,361度在专业运动领域建立了信任感。
更引人注目的是其在篮球领域的布局。2023年,361度签下正值巅峰的NBA球星约基奇,推出联名鞋款JOKER1。与安踏签约克莱·汤普森、李宁签约韦德不同,361度选择了一位中锋球员,看似商业价值有限,却巧妙避开了与巨头的直接竞争。约基奇的“草根逆袭”形象与361度的品牌调性高度契合,而其签名鞋的技术含量也提升了品牌的专业性。
与此同时,361度将自有赛事IP“触地即燃”推向美国洛杉矶,成为首个在篮球文化发源地落地的中国品牌赛事。这一举措不仅打破了“中国品牌只能模仿”的刻板印象,更通过街头篮球文化输出,实现了从“商品出海”到“文化出海”的跨越。
技术突围与文化叙事
361度的国际化并非仅靠营销驱动,其背后的技术研发和文化叙事同样关键。2024年,361度研发投入占比达3.4%,获得专利633项,两项指标均居行业前列。在跑步领域,其CQT碳临界科技矩阵已跻身第一梯队;在冰雪运动方面,亚冬会服饰采用石墨烯锁温技术,并将哈尔滨地域文化融入设计,实现了“技术+文化”的双重输出。
这种“长期主义”逻辑,是361度区别于其他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当安踏通过并购快速扩张、李宁依赖国潮营销时,361度选择深耕技术研发和赛事绑定。例如,其连续赞助五届亚运会,并成为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官方合作伙伴,通过长期投入建立专业形象。丁伍号坦言:“哪怕脚步慢一点,也要参考专业调研数据。”这种稳健风格让361度在行业波动中保持了连续四年两位数增长。
然而,361度也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下沉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安踏推出“超级安踏”子品牌,主打极致性价比,计划2025年新增160家门店;特步通过赞助马拉松赛事提升品牌力。另一方面,361度在中高端市场的存在感仍然薄弱。其海外营收仅占1.8%,且缺乏像安踏KT系列、李宁韦德之道这样的爆款产品。如何突破“性价比”标签,成为361度下一步的关键。
如今,361度站在了新的十字路口。其海外营收占比虽仅为1.8%,却隐藏着巨大的增长潜力。正如丁伍号所说:“再造一个361度的野望,或许就藏在那1.8%的海外营收里。”从县城“孩子王”到国际赛事赞助商,361度的故事远未结束。在全球运动品牌的竞争中,它正以“技术硬实力+文化软叙事”的组合拳,书写中国体育品牌的新篇章。
来源:闽商网(综合整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编辑:沈冬妮
审核:张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