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新媒体

闽商头条事件记录

厦门医保引入人脸识别 320家医疗机构医生需刷脸上班

发布时间:2017-11-17 阅读量:1978

厦门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进一步保障医疗安全。记者 唐光峰 摄

  “墙上医生”想必大家略有耳闻。医生人在外地、证在厦门,却在厦发生了医疗费用;医生备案多点执业,不同机构却同时发生医疗费用。

  为杜绝这种情况,今年6月起,厦门医保部门与社会企业合作,共同研发医保人脸识别核身平台,借力“互联网+”,努力打击医保违规行为。操作系统经过反复优化测试后,于10月31日上线试运行,厦门医保的“刷脸”时代也来了。

  同一医生无法多机构同步执业

  厦门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信息科科长詹旭宾表示,厦门市医保部门在医保管理领域率先引入刷脸核身技术,力图通过该技术的应用,清除“墙上医生”,提升医保监管水平,维护医保基金安全,提高参保人获得感。

  首先是打“假”,杜绝“挂证”等乱象。通过机构与人员的信息比对,筛查出如虚假填报医生信息、医生挂证、申报医生信息不符合规范等乱象,有效杜绝“墙上医生”、同一医生多地多机构同步执业而产生医保费用等异常医疗和骗保行为。

  其次是保“真”,确保基金支出数据真实性。今后,医师若未通过人脸识别核身验证,所开处方无法结算。每次通过人脸识别核身,超过有效时间所开处方将无法结算,须再次通过人脸识别核身验证。多点执业医师可在多个执业地点执业,医师在一家定点医疗机构人脸识别验证后,授权有效时间内无法在另一家定点医疗机构执业,确保人在机构、费用真实。

  最后是筛“疑”,甄别可疑稽核对象。对于不参与人脸识别系统信息采集的定点机构和人员,将把其列为重点稽核对象,对其数据、费用进行进一步的核实。

  320家机构被纳入认证范围

  詹旭宾介绍,该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定点门诊部、卫生所(不含村卫生所)、养老服务机构内设医务室,未来将逐步扩大认证范围。所有的操作都在“厦门医疗保障”微信公众号中完成,人脸识别认证分为四个步骤:医生信息与微信绑定、活体验证、核对数据库照片、比对机构地理位置。因此,先要求定点医疗机构上传地理位置,再要求本机构注册医师根据操作步骤,进行信息绑定人脸识别。

  记者了解到,目前共320家定点医疗机构2454名医生需要进行人脸识别,经过将近半个月的稳步推进和试运行,截至11月14日,有285家机构1497名医生参与信息采集和认证。试运行期间已发现部分机构存在违规乱象,如虚假填报医生信息等,医保部门将予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