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福州商会常务副会长、南京富源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杰
采矿专业毕业的陈杰,在矿山、市政等单位工作多年,凭借对建筑固废的了解,针对处理建筑垃圾固有的“粗”、“笨”、“脏”的传统束缚,萌发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的大胆设想。用发展的眼光,提出“生产模式要新思维、再生建材要高标准、粗大笨设备要美观化”的新、高、美思路。
2015年,南京富源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作为高新技术民营企业,是南京市目前唯一通过立项和环评的专业从事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的企业,也是“东南大学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研发中心”。主要从事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产品运用的市政工程以及建筑垃圾资源化成套设备研发制造。公司拥有开发能力较强的团队,注重新技术、新装备和新产品的研发。与东南大学、河海大学、江苏省建材设计研究院等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联合研发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中的关键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前,公司已申请 5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3件,实用新型专利 27件,已获得授权专利 31 件。
2016年,陈杰联手高校院所,研发20项专利。并就目前国内建筑垃圾预分选基本上是人工操作,清除泥土、杂物,效率低、成本高,扬尘、噪音难以控制等问题,投入2800万元进行设备引进、研发和集成改造。由公司研发的“破碎及分选的干湿法工艺”,通过重筛分拣的大料直接破碎,筛下的小料和杂物经过水洗工序再进入破碎机,含杂率明显降低。这条年处理80万吨移动集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线,日处理2000吨建筑垃圾,再生标砖3600万块,C30以下低标号再生混凝土50万立方。已形成三条生产线,年处理建筑垃圾300万吨以上。
公司配有专业的市政施工队伍,从事运用再生建材(彩色透水混凝土)海绵城市项目施工。2017年、2019年,公司先后承担了华侨城大型文旅项目近五千亩老旧房、厂、路拆迁近百万吨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以及红山路过江隧道连接线工程拆迁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等项目。同时,针对目前建筑固废转运成本高、处理费用多以及再生建材销售难等问题,陈杰选准南京华侨城大型文旅项目为突破口,在拆迁工地现场处理、加工,产品在建设现场销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项目获得江苏省住建厅、南京市建委的高度评价。
2018年,中标江苏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建筑垃圾资源化成套设备)。公司投入4950万元进行研制,实现了模块化、快装式、环保型、高效率;处置能力200吨/小时;建筑垃圾处置设备噪声(空载)≤92dB(A);工作场所总尘含量≤8mg/m3,有组织排放量≤20mg/Nm3;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含杂率≤1%;生产线装备组装时间小于5天;设备运行集中控制,生产线占地面积不超过800m²;成套装备总投入不会超过一套履带式移动生产装置;处置成本小于20元/吨等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近年来,公司生产的建筑垃圾处理后的骨料分为混凝土类再生骨料和砖混类再生骨料。混凝土类骨料经省建工建材质量检测中心、东大工程检测中心检测,各项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完全可以替代天然骨料。其生产的低标号混凝土达到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C15、C20、C25、C30几种标号混凝土已在中建三局、中泰建筑、泰州一建等多家工地的便道、地坪、管道包封等中使用,客户反映良好。再生建材价格低于市场天然石材原料建材价格的10-15%。2018年,销售额达5000多万,今年有望突破1个亿。
陈杰是个年轻有为、性格开朗的年轻企业家,他总是笑称自己是“卖垃圾的“。在当前国内外十分重视环保的高要求下,陈杰公司将建筑垃圾再以科技手段转化为产品,卖的“垃圾”却在造福于社会。 2019年,公司被列入南京市建筑固废资源化试点单位,新的基地正在建设。
陈杰作为公司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及创新小组组长,他不断汲取新的专业知识,带领公司员工积极创新。同时,公司与专业生态环境科技公司合作,致力于可渗透路面材料的研发及应用。再生骨料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海绵体中的垫层、基层、面层等。所特有的透水混凝土绿色施工技术可以将再生骨料应用于透水混凝土时实现预拌完成,减少现场搅拌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变废为宝,是保护环境、资源再生利用的力行之举,同时也吸引了媒体的目光,《中国建材报》、《南京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连续报道富源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实践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消息。陈杰也成为江苏省关于再生骨料在城镇道路路面基层中的技术规范编制课题小组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