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壶人在晾晒手工面线。
提起泉州名小吃,面线糊总是榜上有名。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其面线出自永春中部乡镇蓬壶镇。
蓬壶手工面线源于明代隆庆年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来,蓬壶镇大力引导手工面线这一特色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坚守手工制作、保留原有口味的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模,根据市场需求,开发符合现代人口味的新产品;加强品牌打造,统一包装,增强辨识度;采取“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有效解决农村家庭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
三招齐发,原本因为制作技艺繁复而面临生存困境的传统手工面线产业,正焕发出勃勃生机。目前,蓬壶镇日产面线逾5000公斤,在闽南地区占足市场份额,畅销省内外,甚至远销东南亚各地。
远渡时空盼续脉
蓬壶镇距永春县城26公里,不仅是永春县域次中心,还是全国重点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乡镇、省级小城镇机构改革试点镇。蓬壶的传统小吃品种丰富,肉羹、麦饺、菜龟、贡糖、白粬,不一而足,而手工面线最具代表性。
宋元时期,一些中原人南迁至蓬壶,带来手拉面工艺。明代隆庆年间,当地美中村的林逸源一家在此基础上创出手工面线制作工艺,成为传统家庭手工业沿袭至今。面线制作的鼎盛时期,蓬壶境内为做面线所设的水车间有十多处。蓬壶面线除在本地古道街区销售外,还贩往大田、永安、德化、泉州、漳州等地。不少后人举家迁往外地定居,以做面线为业,并在当地授徒。
清末民国时期,很多蓬壶人到海外谋生,将面线制作工艺带到东南亚各国。时至今日,这些地区仍然保留着传统面线制作技艺,在重要活动或喜庆场合,面线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肴。
和很多传统手工产业一样,蓬壶手工面线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工业化进程的冲击,一度式微。由于传统手工做法工艺繁复,产量上不去,产品单一,蓬壶手工面线一直在低价位徘徊,且长期是家庭作坊生产,小而散,食品卫生难以保证。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家庭作坊只能勉强维持,年轻人也很少再从事这一行当。
蓬壶手工面线虽有悠久的历史,发展却举步维艰。
利益联结探新路
一排排木架上细长洁白的面线齐齐挂着,远远望去,好似一匹匹洁白的丝绸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在蓬壶镇孔里工业园区的盈华粮食制品加工专业合作社,晒面线场景颇为壮观。
厂房里,老师傅们正在一丝不苟地为村民进行手工面线制作的培训。
“蓬壶手工面线制作农户虽然很多还是家庭作坊式生产,但在我们的倡议下,规范了生产标准,保证了品牌质量。建立了统一的销售渠道,规范了单价,避免了恶性竞争。”盈华粮食制品加工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林培伟说。
近年来,手工面线的市场需求不断上升,嗅到商机,在外经商的林培伟等人毅然返乡,选择将世代传承的面线制作家庭小作坊转型升级。
在蓬壶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2015年4月,专门从事面线制作的永春县盈华粮食制品加工专业合作社成立。合作社成立后,先后发展201名社员,陆续有周围多个村庄的手工面线农户加入到合作社中。在合作社的带领下,蓬壶手工面线制作户正加紧添置标准化环保烘干设备,初步解决手工面线受雨天限制这一难题,进一步提升了手工面线产量。目前,蓬壶镇周边手工面线制作户踊跃加入合作社,逐渐成为集手工面线研发、生产、培训、销售为一体的基地。
“盈华合作社成立的宗旨在于积极为农民提供生产、经营、技术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创新产业化经营,帮助贫困乡亲通过制作面线脱贫的同时,从而与农民在经济上结成利益共同体,让手工面线制作户共同抱团闯市场,成规模地快速发展。”蓬壶镇党委书记余庆新说。
延伸产业孕潜力
在合作社大有起色的同时,2016年,林培伟成立了福建伟发食品有限公司,创立“伟发”牌手工面线。该公司是闽南地区首家通过SC认证的手工面线企业。
去年,伟发食品有限公司还在蓬壶镇工业园区建立了2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厂房结构、环境绿化、水电配套设施均按食品生产企业标准建立。目前,伟发食品有限公司每天销售两三千公斤面线至泉州、福州、浙江等地以及新加坡等国,还经常供不应求。
“制作出来的面线更为均匀,柔韧性更好,生产周期更短。”林培伟介绍说,公司正在进行技改,引进了全自动烘干流水线、空气能烤房等。通过技改,一个班组一天可以做2000公斤,白天晚上都能进行生产,解决了靠天吃饭的问题。
谈起未来的打算,林培伟想在传承蓬壶手工面线工艺的基础上,在现有集手工面线研发、生产、培训、销售的功能之外,增加化验、包装、成品储藏等功能,强化基地的核心作用。
“下一步,还要搞观光旅游,设立面线体验店。体验店里将开发面线糊、红菇面线、面线拌茶油、鸡汤面线、鸭汤面线、猪脚面线等系列产品。”林培伟表示,伟发食品有限公司还打算打造面线旅游文化基地,成立观光工厂,走产业链辐射之路。
目前,盈华粮食制品加工专业合作社为首的蓬壶人正在全力申请“中国面线文化之乡”,并打算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