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碑林陈列馆17日在辽宁沈阳落成开馆,展出当地从明清至民国时期的石碑118通。
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修建皇宫。天聪八年(1634年)清太宗皇太极尊沈阳为盛京,直至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迁都北京,将盛京改为留都。
17日10时许,沈阳市文物保护部门举行了开馆仪式。该陈列馆占地面积3900平方米,大殿、山门及游廊均为古式建筑,除展出118通石碑以外,馆内还收藏碑首、碑座及建筑构件等200余件。
据沈阳文物古迹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张树范介绍,展出的石碑文字内容包括文化教育、庙宇维修、人物纪事等,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当时沈阳的历史沿革、地理风貌、商贸发展和宗教风土等方面。
记者当日在现场看到,馆内有多通石碑为国家级保护文物。其中御制涂鲁希碑镌刻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碑首雕刻二龙戏珠及海水纹,刻满汉合文400余字。记载了清顺治皇帝为太祖太宗时期南征北战、始创天下的有功宿将涂鲁希赠谥立碑。
距今近400年的扈世穆诰赠碑镌刻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首身连体,刻满汉合文500余字。乃诰赠清初大臣索尼祖父扈世穆之碑;吴礼堪之碑镌刻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楷书和满文共1000余字,是太祖初年大将吴礼堪之子为纪念其父战功赫赫,戎马一生的功绩所立之碑。
沈阳文物保护部门表示,盛京碑林是研究曾作为皇城沈阳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有不少石碑都纪录下了重要历史事件,民众亦可从中领略到当时的政治军事、民族融合、镌刻艺术等诸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