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新媒体

人文财富尚流会定制

传统节气还能否跟上气候变化? 要传承也要发展_闽商网

发布时间:2017-02-04 阅读量:2121
  2月3日正月初七,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意味着春季的开始。

  不过,知名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宋英杰指出,立春是所有节气中,寒冷程度排在第三位的。以气象学的季节标准衡量,中国93%的陆地面积上都还是冬。

  那么,仍然比较寒冷的立春节气,为什么代表着“春季的开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天气气候的变化,刚刚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二十四节气,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还有用吗?

  按照现代气象学标准衡量,立春是打了提前量的,实际上是在迎春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中国人熟知的“节气歌”,暗含了二十四节气的先后顺序。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二十四等份,每一份为一个节气,每个节气有三个候,每个候是五天。二十四节气自秦汉时期至今已经沿用了2000多年,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立春时,我国的冬春分界线(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达10摄氏度以上算入春),在广西桂林到江西赣州一线。那一线以南地区,立春时有春的气息了,但中国93%的陆地面积上都还是冬,到黑龙江,往往是在谷雨立夏时入春。所谓立春,还只是一番‘立意’。”宋英杰对记者说。

  宋英杰研究二十四节气已有十几年时间,去年“码”出了一本二十万字的《二十四节气志》,即将出版。“我们的立春,古时确定的标识是东风解冻;立冬的标识是水始冻。所以古人是以封冻、解冻界定冬春。但如果按照现代气象学标准来衡量,立春是打了提前量的,实际上是在迎春。”他表示,类似的例子是立秋,“立秋是所有节气中,炎热程度排在第三位的,比夏至还‘牛’,往往新秋尚远。”

  古籍《群芳谱》对立春的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中国传统将立春的15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立春期间,气温开始趋于上升,日照、降雨开始趋于增多。但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出现了春天的前奏。

  立春之日迎春已有数千年历史。古代立春时,天子会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立春节气的习俗包括迎春、春游、鞭春牛、咬春等。

  二十四节气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

  二十四节气的制定,是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对于我国其他地区来说,同一节气所描绘的情况可能有很大不同。另外,伴随着气候变暖的趋势,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指示功能也在弱化。

  一位东北农业专家对宋英杰讲述的一个变化,让他印象深刻。“在40年前,我们劝农民开春的时候一定要晚耕种,有一个谚语劝他千万别着急,叫‘立夏到小满,种啥都不晚’。40年过去了,我们现在是让他赶紧早种,因为气候暖了,早种也没关系,叫‘谷雨到立夏,种啥都不怕’。在耕种的问题上,一早一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北京等地有句谚语说,‘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就是说到9月初,蚊子就不叮人了。但现在基本都是‘喝了寒露水,蚊子闭了嘴’,就是说过了‘十一’一段时间,蚊子才不咬人了。只要你注意观察,就能发现气候变化当中的某种细节。”宋英杰说,二十四节气和气候变化,是他即将要开展的一个研究课题,有大量的研究工作要做。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天气气候的明显变化,二十四节气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是否仍有参考价值?

  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毛留喜认为,尽管如今二十四节气时间已经固定,但从历史发展来看,二十四节气的内涵是动态的、不断丰富的。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老百姓结合当时的气候及农业种植条件,与时俱进地将二十四节气本地化。近现代以来,农民也根据气温、降水、物候的变化不断赋予节气新的内涵,动态地修改和完善了与节气相关的农谚。

  “在广大农村地区,二十四节气仍深受农民朋友们的认可和喜爱。‘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延迟’等节气谚语朗朗上口、广为流传,成为农民安排农事的依据。正是由于二十四节气动态变化的内涵,它依然可以为当前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参考。”毛留喜说。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林之光表示,二十四节气对我们的生活、文化等仍有实用价值。比如,从现在十分流行的中医养生来看,秋季起于立秋节气,紧邻大暑,又热又湿;秋季结束于霜降,已近立冬,气候又干又冷。秋初和秋末虽然同在一个季节,但气候却完全相反,医生遇到的季节病和中医养生需要预防的病也截然不同。所以,治病和养生简单地跟着四季走还不够,更要跟着节气走。

  “节气和我们的生活若即若离,但实际上,常常是在我们不自知的情况下,润泽着我们对万千气象的体验。”宋英杰认为,尽管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了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

  “中国二十四节气是独特的、完整的,已经浸润到我们的血脉甚至基因中,使得中国人的生活具有韵律之美,可以说是中国人生活的‘标点句读’。”宋英杰说。

  二十四节气要继承和发展,需“本地化”和“现代化”

  历经千百年,二十四节气仍在中国人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作用。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地方的节气传统正在消失,年轻人对节气的认知逐渐模糊,感情逐渐淡薄。

  “申遗成功挺好的,但是得清醒地看到,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传承,需要做的事儿太多了。申遗成功以后,不能仅仅到故纸堆里翻翻古人是怎么想的,有些什么样的习俗。”宋英杰强调,“更重要的是继承和发展,是我们为二十四节气这个‘未完待续’的文化能续上点什么,让二十四节气变得更丰富。别让后人看这个时代的时候说:这个时代没做什么独特贡献。”

  谈到古籍中对节气和候应(物候特征)的描述,宋英杰认为,有的极其精彩,用三五个字就能把节气或候应说得很清楚、很传神,例如“桃始花”“玄鸟至”“雷乃发声”等。但也有不少是需要改进的,有的是误解,有的是谬误,有的代表性不强,有的标志物一直有争议,有的难以观测观察。“一方面,是要‘本地化’,自己总结当地的独特物候标志物,别老背人家中原地区的顺口溜。另一方面,是要‘现代化’,对存在的局限和偏差,我们要根据现在的认知改进它。”

  曾留学日本的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浙江农林大学副教授毕雪飞说,二十四节气传入日本已有1000多年,有的节气被列入日本的法定祝日(节日),更多的是以民间节日的形式传承实践,文学领域也有大量关于节气的表述。这些做法值得借鉴。

  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指出,二十四节气中有些节气非常有名,但有些节气已经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被人们遗忘。“如何让民众意识到这个问题,如何更好地传承二十四节气,保护和弘扬这个传统文化,是我们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