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新媒体

人文财富尚流会定制

超7成受访95后自认有才艺 不少人网上发布艺术作品_闽商网

发布时间:2017-01-17 阅读量:2272
  年轻一代往往被贴上各种标签,但他们的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影响不容小觑。随着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95后年轻人进入校园和社会,从他们中流行起来的弹幕、网络用语等更是快速被其他年龄段人群所接受。成长在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的时代,95后在文化方面有什么表现?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1162名95后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的95后中,72.4%的人有才艺或特长。他们在网络上的内容生产能力引人注目,41.1%的受访95后曾在网上发布过自己的艺术作品、歌舞表演,37.4%的受访95后发布过自己录制或剪辑的片子或音乐,36.1%的受访95后发布过自己写的文章或诗歌。比起欧美和日韩文化,69.6%的受访95后称自己更喜欢中国文化。

  87.6%受访95后认为有才艺重要

  21岁的林哲凯就读于河北某大学二年级,兴趣广泛的他加入了书法社、电影社,还打理着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不过,林哲凯依然觉得自己的大学生活不够精彩。“我身边很多同学都有兴趣和特长,有微信公众号的人也不在少数。我虽然会书法,会剪片子,但并不算什么很特别的‘技能’”。林哲凯说,他非常羡慕会乐器和擅长运动的同学。大学期间,他想多掌握一些“技能”,“也多读一些书,让自己的文笔更好一些”。

  1990年出生的张琳在北京某绘画培训机构做老师,他的班上有从60后到00后各年龄段的学生。“95后特点非常鲜明,他们大多比较大胆直接,见多识广,喜欢与人交流。也有一些虽然不太爱说话,但很有自己的想法”。张琳告诉记者,在学画时,不少95后的学生也表现得非常有灵性,甚至能进行创作。“有一对大学毕业后暂时在咖啡厅打工的姐妹,没有绘画基础,学了一个多月,两个人都画出了个人风格很鲜明、很可爱的人物漫画,我们几个老师都很佩服。95后的才气纵横,让我这个90后感觉挺有压力的”。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95后的文化与网络密切联系在一起。本次调查显示,受访95后最经常上网做的事是玩微信、QQ、微博等社交媒体(51.5%),其次逛购物网站(14.6%),第三是看文章(7.3%),其他依次是看综艺等节目、短视频(6.9%),听音乐(6.3%),看电视剧和电影(5.6%),看动漫(2.8%),看直播(2.2%),看记录片或科普视频(2.2%)等。

  受访95后中,72.4%的人有才艺或特长。他们在网络上的内容生产能力也引人注目。41.1%的受访95后曾在网上发布过自己的艺术作品、歌舞表演,37.4%的受访95后发布过自己录制或剪辑的片子或音乐,36.1%的受访95后发布过自己写的文章或诗歌,16.0%的受访95后发布过自己创建的歌单、教程,7.7%的受访95后在网上做过直播。

  在2016年12月举行的第四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视频弹幕网站bilibili(以下简称B站——编者注)的董事长陈睿表示,人们对于现在95后年轻人喜爱的网络文化普遍存在误解,认为他们很娱乐化,吸引这一人群注意力的只能是“锥子脸网红”或一些哗众取宠的题材。“这批95后、00后从小受过很好的教育,他们有更好的视野,他们更能够理解正能量,或者是比较好的文化”。陈睿认为,95后和00后这一代用户是真正具备文化自信的一代,他们从小见多识广,有了更多的知识才会自信;其次,从小接受了非常好的人文教育,他们的人文素养普遍好于80后、70后;并且拥有道德自律,在道德水准上优于更年长的观众。

  张琳认为,95后确实有更强的兴趣去接触文化,学习艺术,而他们中不少人也多才多艺。在他看来,这是因为95后成长的社会环境中,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学校中的美育、体育也不断完善,从小使用互联网的他们接触了更多信息和新鲜事物。“另外,他们的家庭经济条件整体都提高了,父母受教育程度也高,更注意在孩子的文化教育方面做投入”。张琳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培训机构费用1800~4000元不等,对于普通在校大学生来说花费不算少,但学画的人中,大学生占了1/3。

  调查显示,87.6%的受访95后认为有才艺或特长重要,其中25.0%的人认为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