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闽商新媒体

人文财富尚流会定制

马祖少年的“虎纠话”,这样炼成_闽商网

发布时间:2016-04-20 阅读量:3092
/

  特有的“虾油味”

  曹宏昌是一名马祖小学生,就读于“中正国中小”。学校每周安排一节福州话课,并配有一套完整的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年仅11岁的曹宏昌已学福州话5年了。

  上个月,曹宏昌与另外4名同学,在老师王建华的带领下,来到福州连江县参加“两岸同春唱元宵”歌曲大赛,曹宏昌演唱的福州语歌曲发音标准、曲调优美,赢得满堂喝彩,这归功于在学校里不间断的学习。然而,曹宏昌并不知道,那套他用了5年的教材,正是15年前,由他的老师王建华和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老师梁玉璋共同编写的。

  “第一次与梁老师见面应该是2001年,当时他已经80多岁了,但是对于我们编写教材一事,他依然很热情,也很认真。”回忆起梁老师,如今43岁的王建华充满感激。

  据王建华介绍,当年台湾有意在各中小学推广闽南语乡土语言教学,但马祖不讲闽南语,而是说福州话。“我祖籍福州长乐,是出生在马祖莒光岛的第三代福州人。” 王建华说,马祖大多数居民跟他一样,来自福州、长乐、连江一带,所以祖辈们大都讲福州话。从王建华的语音语调里,依然能找到福州腔特有的“虾油味”。

  在马祖居民的努力下,马祖成为台湾推广乡土语言教学的一个特例:在中小学课堂里推广福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