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灵运游玩图。资料图
南朝宋初,文坛最显亮的“巨星”是谢灵运。文帝刘义隆喜欢舞文弄墨,是他的忠实粉丝。谢大才子本来应当很庆幸,遇到了好时代、好领导。没想到他不仅混得惨,死得更惨,让后人同情惋惜。
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来看看他是怎么自己“作死”的。
第一、不给领导面子
谢灵运被贬为永嘉太守后,每天不上班,到处游玩,后面是浩荡的奴仆队伍。沿途还会加入不少“追星族”,他们亢奋地跟着“偶像”,同时眼巴巴地等着他写诗。谢灵运兴致来了,就面朝大海,吟诗一首,大家抢着抄录,疯了一样地在朋友圈“转发”。很快传到京师,有钱的、没钱的,都要一睹为快。
文帝上台后,知道他怀才不遇,心有怨气,就要把他调到中央。但热脸碰到了冷屁股,连续下诏两次,谢灵运睬都不睬。文帝没有办法,请大学者左光禄大夫范泰写信,把“文学泰斗”大大奉承了一番,再三谦恭邀请,谢灵运才像坐着“八台大轿”似地来到京城。
文帝任他的官职是秘书监,掌管朝廷图书的。谢灵运相当恼火:让我做“国家图书馆馆长”,是把我当花瓶,装饰朝廷门面用的吧。
文帝经常喊他参加宴会,和大臣们喝得开心时,让谢灵运当场写诗。谢灵运有个习惯,每写完后,自己会认认真真地誊抄一遍。文帝看到他的诗和书法,都爱不释手,称为“二宝”。
但在谢灵运看来:这是为人助兴,和歌妓、舞女地位是一样的。
王华、王昙首、殷景仁等人,谢灵运一个都看不上,现在却排在自己前面,更加愤愤不平。一次,他和几个朋友喝酒,说:魏晋以来,天下的“才”总共有一石(相当于十斗),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其他人共分一斗。
这就是成语“才高八斗”的由来。他主要是说对曹植的崇拜如滔滔江水,顺带夸耀自己,但把其他人都狠狠损了一顿。王华等人听了很不爽:我们的才华都不如你了。文帝更不爽:难道我用的全是庸才。
后来,谢灵运经常请假,理由是生病了。但他带着家奴们招摇出城,四处闲逛,有时一走上百里,10多天下落不明。
文帝搞得很没面子,最后忍无可忍,暗示他回家,谢灵运二话不说,立即打了辞职报告。挥一挥衣袖,回到了老家会稽郡始宁县,这里有谢家建的豪华庄园,称为始宁墅(今浙江嵊州市三界镇)。
这是他第二次被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