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自己的朋友圈被吴晓波的《去日本买只马桶盖》刷屏是什么时候吗?是半年前?还是一年前?
事实上那篇文章发表在2015年1月25日,距离现在已经整整两年了。在那篇文章中,吴晓波曾经提到:
我的这些在冲绳免税店里疯狂购物的、年轻的蓝狮子同事们,大概都算是中国当今的中产阶层,是理性消费的中坚,他们很难被忽悠,也不容易被广告打动,他们当然喜欢价廉物美的商品,不过他们同时更是“性能偏好者”,是一群愿意为新技术和新体验埋单的人。
这一类型消费者的集体出现,其实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转折点。
“中国制造”的明天,并不在他处,而仅仅在于能否做出打动人心的产品,让我们的中产家庭不必越洋去买马桶盖。
恐怕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他这篇文章竟然在无意中将消费升级推向了一个新高度。这篇文章发布之后的两年时间,正好就是消费升级的转折点,而这一点在赴日旅游的消费领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2014-2016:韩国-日本,中国游客的旅行目的地开始转移
2014-2015年中国游客集中涌入韩国,据统计,2014年中韩两国互为最大旅游客源国和最大旅游目的地,中国访韩游客人数达612.7万人次,2015年也维持同样的水平,中国访韩游客人数达到611万人次。
觉得有点晕可以看这里:
2014年 中国访韩游客人数:612.7万人次
2015年 中国访韩游客人数:611万人次
(数据来源:韩国旅游发展局、央视财经)

曾经,中国游客把韩国作为出境游首选目的地
但在这之后,排名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从2015年6月开始,日本上升为接待中国游客最多的国家,韩国下降至第二名。2015年去日本的中国游客数量及消费额双双创下历史记录,成为日本低迷经济背景下难得的亮点,根据日本政府观光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赴日的中国游客数量高达499万人次。

2015年6月之后,日本开始成为中国游客的新选择
到2016年,这种趋势依旧在不断增强。同样是来自日本政府观光局的数据,仅2016上半年,中国赴日本游客达300万人次,同比增长超40%。
觉得有点晕可以看这里:
2015年1月-12月 中国访日游客人数:499万人次
2016年1月-6日 中国赴日旅游人数:300万人次
(数据来源:日本政府观光局)
从数据来看,各种争议不但没有阻止,反而还激发了中产们争先恐后地奔赴日本的热情。
为什么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日本成为了中国人出境旅游的首选?
1、 出境游不知道去哪里
从出行的角度来看,出境游可选的目的地其实并不多:欧洲不安全、香港只剩“买”、新马泰没特色、美国太贵、非洲太远……好像全世界都在你的旅行清单里,但你又不知道自己能去哪。

出境游的第一个问题是:去哪儿
而当旅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怀揣着旅行梦和可支配资产的中产以及准中产们,就开始把目光投向日本。
2、 去日本,为了体验真正的消费升级
但其实,日本旅行火爆的根本原因,不是中国人没地方可去,而是在日本我们可以体验到真正的消费升级。
在这些赴日旅游的游客中,有一类人虽然占比极低,但尤其值得关注,他们的身份主要是国内制造业、服务业的老板和管理人员,除了旅游和“买买买”,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习。
2015年底,我曾经有幸跟一个餐饮团去深度考察了日本的餐饮企业,同行的大多是餐饮行业的行家,他们在各自的发展中遇到问题,希望在日本找到答案。
最开始,从言行就能看出,很多人是带着对“小日本”的藐视来到这个国度的,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原因是,这些餐饮行业的高手们,真实地看到了差距。

日本街头的料理店
在日本的餐饮业,人们对食材和原料有着近乎变态的追求,他们这种追求极致的职业精神对中国餐饮企业的老板们来说,是十分震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