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新媒体

人文闽商闽商公益

闽商曹德旺谈慈善:中国的问题大家不要灰心_闽商网

发布时间:2015-01-27 阅读量:3313
  福耀玻璃的创始人、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富豪曹德旺是中国捐款最多的人,但在这个全中国捐赠最多的人眼中,慈善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而是每个人的真诚的心。

  6月21日,在瑞银主办的一个慈善论坛上,曹德旺对慈善谈了自己的看法,现将其主要观点刊录于此,略作修正,未经本人修订。

  关于目前如何将中国慈善业向前推进?

  曹德旺:慈善事业从我个人理解是宗教信仰的延伸产品,是哲学的产品,是人类道德修养的基础根本的东西。它是一种境界,是一个人的综合品质。

  不是有钱的人才能做慈善,我个人认为慈善是我们祖先提倡的个人心灵美的具体体现。也不仅仅是限于需要钱,打个比方你看到一个人落到池里面去,你说等等我花钱雇人去救你,那就来不及了。应该我们及时去救。有了困难只是需要你理解,需要你安慰他,就可以了,问题就解决了。因此,我认为慈善事业真正的理解,是每一个人献出一片真诚的心。

  慈善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无论是政府引导还是企业家参与,追求的目的是和谐。怎么样才能够达到和谐呢?正如我前面讲的,各有各的不易,我们要针对他的困难施以帮助,这就是慈善。慈善事业是这样来理解的,每个人都有善良的心,真诚的心,慈善问题就解决了。

  中国的问题大家不要灰心,我是第一代企业家,我是做生意了,后来因为不想做生意了,我就捐钱了。重要的是经济在这几年发展的,很多老板还没有退出生意,如果他哪一天退休了,也会把钱捐出来。中国人勤劳,还有一种创新的意识,将来会有很多的机会跟世界合作,这就是我的观点,谢谢大家。

  关于中国慈善业的未来发展。

  曹德旺:这个问题我想谈个人观点,因为中国是个转型经济的国家,我们如果对中国了解更深一点你就可以看到,30年前中国开始提倡改革开放,应该再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邓小平讲话之前,中国是处在改革开放的思想认识统一期间。后15年才开始中国经济才上去。我们就意识到中国的两极分化是发生在这15年里面。

  在这个情况下,原来我们国家没有慈善机构,是政府主导,平均分配的。慈善事业真正的作用是财富的第三次分配,第三次分配是自我调节。在两次分配方案还达不到这个效果的情况下,就请企业家或者富人积极的参与到财富调节分配方案当中。

  这个完全看自我调节,中国人的调节方式好像吃中药一样,这种方案是靠自觉的,把它上升到社会哲学跟宗教信仰上面,教你学会关注别人的困难,完全是一种自觉的,好像中医比较慢,这种方式完全是一种自觉的。而且他还强调捐赠的时候不要留名,如果留名就遭到非议。因此我们发现很奇怪的现象,陈光标捐了很多钱,但由于他的高调受到了指责。

  那西方人就不一样了,西方人很直接,他们在慈善事业就是用逼的方式,把第三次分配的手段直接推出来。政府和媒体的宣传报道,再加上宗教信仰的普及来引导你捐赠。最后一个手段政府有逼的手段,就是征税。他用这种税逼着你在做。在这种情况下多高调都没问题,反正你捐了就行。

  我们在中国听到的是中国的东西,到外国去听的话还有外国的声音。应该说同样一件事情站在不同的角度,肯定会有不同的声音进来。

  所以我是这样理解的,我不认为我们慈善企业是滞后的,因为我是过来人,需要有一个过程,政府的政策引导也不够,我们制度也是滞后的,认识上也滞后。归纳一点就是转型经济需要一个过程,这也是在转型过程当中。慈善现在才开始,因为分配方式改变了,那么这个也开始改变了。

  关于慈善基金的监管。

  曹德旺:我是企业家,我不认为我自己是慈善家。但是从企业家来说,是一种奉献和追求完美。我到现在捐赠了接近60亿,我们有很严格的监管,零零散散从1983年到现在,接近20亿是我自己捐款的。

  大家也看到我们没有一个很严厉的监管团队,后来我们看欧美怎么做,有一本书是叫《财富的归宿》,里面就介绍了欧美都慈善事业是怎么管理的,跟管企业一样的。因为慈善机构是非政府组织。我们几个人成立的机构,除了是非盈利的,组织机构和公司是一样的。两个特点,一个非政府,一个非盈利,非盈利是有付出的。因此它必须要有一个手段来保证有效的、持续的、长期运行,这样手段就是公开和透明,来保证实施的公正与公平,就这么简单。以公开透明为手段,保证公平和公正。真正的终极目的是要达到一种有效的长期生存的凝聚力,我们做的事情就非常有意义了,曾经我们投了多少钱,做了什么事情,受益人得到什么。

  我认为个人要明确自己到底在做什么,我认为我们正在创新,在慈善事业上面推动的就是怎么样做到公开跟透明,透明到什么程度。转型国家有一个类似的事情,整个慈善事业的从业人员各方面的条件都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不单是政府需要做,我们自己去做了这件事情,包括我们部门的层面,都有待进一步提升,也应该这样去做,包括我自己也需要进一步去提高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