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研报认为,宁德时代率先发布第一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等性能、AB结构创新等超出市场预期,彰显公司极强的创新能力,引领产业发展。全球汽车电动化趋势确定,高端动力电池持续紧缺,同时全球储能市场临近爆发,公司作为全球大型电池龙头,充分享受行业爆发成长。能源变革带来的市场空间巨大,公司成长确定性高,具备长期配置价值。考虑到公司业务高成长性,给予公司2023年65倍PE估值,对应市值17550亿元,目标价754元/股。
研报全文:
宁德时代(300750):率先发布钠离子电池,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7月29日,公司发布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在材料、性能、成本等方面有突破,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率先发布钠离子电池,技术创新引领发展。公司发布第一代钠离子电池,从公布的情况看,超出市场预期,大概情况如下:
(一)电池性能参数:1)能量密度: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超出市场预期(约120Wh/kg),公司预计下一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将突破200Wh/kg;2)快充能力:常温下充电15min,电量可达80%,-20度低温环境下,有90%以上的放电保持率,低温性能较好;3)系统集成效率超过80%。
(二)材料体系:1)正极材料:目前具有潜在商业化价值的有普鲁士白和层状氧化物两类材料,克容量已经达到了160mAh/g,与现有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接近;2)负极材料:公司开发能够让大量的钠离子存储和快速通行、具有独特孔隙结构的硬碳材料,克容量可350mAh/g以上,与石墨材料(约360mAh/g)接近,具备优异的循环性能;3)电解液:公司开发了适配的新型独特电解液体系,在制造工艺方面可以与目前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和设备相兼容。
(三)结构创新:AB电池解决方案,将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的集成混合共用,同时集成到同一个电池系统里,按一定的比例和排列进行混搭、串联、并联、集成通过BMS的精准算法进行不同电池体系的均衡控制,锂-钠电池系统有望适配更多应用场景。此前公司在结构创新方面推出了CTP、CTC方案,此次推出AB电池解决方案,超出市场预期。
公司已经开始进行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布局,计划于2023年形成基本产业链。钠离子电池发布进一步彰显公司研发创新能力。
四大创新支撑三大战略方向,助力加速实现碳中和。
公司目前四大创新体系方向主要为材料和化学体系创新、系统结构创新、极限制造、商业模式创新等。四大创新体系帮助公司实现三大战略方向:1)以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储能替代固定式化石能源,公司在发电端、电网端和用户端都做了很多努力,重点布局电化学储能;2)以动力电池助力电动车的发展,不断地提高电池性能,加速交通领域的全面电动化;3)以电动化+智能化的集成创新加快各领域的新能源替代过程。公司四大创新、三大战略,助力国家加速实现碳中和。
国内份额维持高位,海外出口大幅增长。
在下游车企持续提高电动车产品品质的需求下,公司作为一线动力电池绝对龙头,持续保持高市场份额。国内市场来看,根据GGII数据,2021H1公司动力电池装机量20.99GWh(不含合资),同比+143%,同期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46.4GWh,同比+165%,公司装机市占率45.2%,同比-4pcts,市场份额依旧保持第一。海外市场方面,据GGII统计,2021H1公司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25.73GWh,全球市占率25.6%,继续保持第一。海外市场方面,据宁德海关统计,2021Q1宁德时代申报出口动力电池货值25.17亿元,同比增长28.7倍,海外市场发力明显。
技术引领行业,海内外市场深入拓展,体系能力持续凸显。
1)技术引领:公司动力电池技术全球领先,具备上述“四大创新”能力,引领产业发展。
2)产能扩张:公司持续增加对福建宁德、四川宜宾、江苏溧阳、德国等地产能投入,预计公司2020/2021E/2022E年底产能将分别达约90/200/300GWh(不含合资部分),进一步加大产能护城河。
3)客户突破:国内来看,公司深度绑定几乎所有主流电动车企(包括上汽、吉利、宇通、北汽、广汽等传统车企,以及蔚来、威马、小鹏等造车新势力),并与上汽、吉利、广汽、东风、一汽设立合资公司;海外来看,公司先后与宝马、戴姆勒、大众、本田、捷豹路虎、PSA等国际品牌进行合作,同时对海外特斯拉等巨头客户配套全面深入。
4)全方位布局:锂电和储能领域,公司先后入股先导智能、永福股份、加拿大锂矿公司;新能源汽车领域,与华为长安合作造车;自动驾驶领域,投资嬴彻科技;芯片领域,投资地平线。
风险因素:
下游新能源汽车销量不达预期;动力电池价格下行超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技术路线变革等。
投资建议:
调整公司2021/22/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01/196/270亿元(此前预测为108/158/214亿元),对应EPS4.35/8.41/11.60元(原预测4.65/6.77/9.19元),现价对应2021/22/23年PE分别为128/66/50倍。全球汽车电动化趋势确定,高端动力电池持续紧缺,同时全球储能市场临近爆发,公司作为全球大型电池龙头,充分享受行业爆发成长。能源变革带来的市场空间巨大,公司成长确定性高,具备长期配置价值。考虑到公司业务高成长性,给予公司2023年65倍PE估值,对应市值17550亿元,目标价754元/股,继续推荐,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