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新媒体

资本云政经快讯

邯郸民间融资崩盘百日追踪 农民因5万被气死_闽商网

发布时间:2015-02-05 阅读量:2555
  相比曾在温州、鄂尔多斯发生的民间借贷危机,在邯郸上演的新一轮融资危机,已经延伸至广袤的乡村——受害人群更广、融资链条上的人数更多,而在这场危机背后,也有着深层次的政策背景和社会因素。

  邯郸融资危机百日追踪 民间借贷的乡间风暴

  “这一年,邯郸民间集资崩了盘;这一年,全民要账很作难;这一年,没几人再犯傻为期房去买单;这一年,哥们随波逐流跟着没了钱……”回忆2014年的讨债之旅,邯郸民间融资人老梁以此缅怀过往一年的悲情往事。

  半年前,一场击鼓传花式的融资危机引爆,将千年古城河北邯郸卷入全国舆论的漩涡。去年10月23日,上证报刊发的《邯郸民间融资狂欢落幕》深度调查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时隔百日,这场曾在几年前就埋下伏笔的融资危机现状如何?

  从“土里刨食”的农民到乡间谋生的贩夫走卒,从勉强维持生计的平民百姓到领取卑微薪资的公职人员……在位于邯郸东南30公里的成安城乡,上证报记者耳目所及被卷入“跑路”风波的受害人,涵盖了各个职业群体。

  这场源于部分房企老板“跑路”的民间融资危机,不仅让包括老梁在内的邯郸无数民间债权人受害至深,也让为其“输血”的毛细血管深植邯郸辖区的县、乡、镇、村上的为数更广、风险意识更弱的农民,成为“挤兑潮”的受害者。

  ⊙记者 陈索新 ○编辑 长弓

  一场波及甚广的乡间风暴

  相比曾在温州、鄂尔多斯发生的民间借贷危机,邯郸的融资危机波及至广袤的乡村——受害人群更广、融资链条上的人数更多


  去年11月26日,是成安城南一位老汉的“头七”。时至今日,他当兵的儿子仍不愿相信原本乐观的父亲,会因为5万元的“存款”无法兑现而气死。

  在儿子鲁强的印象里,父亲生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省吃俭用攒的钱,都习惯存在当地的农信社里。去年,村子里开始有人将钱“存”到另一家名字相仿的“农村合作社”里,利息比他存在银行里高两三倍。

  与很多笃信银行信用、风险意识薄弱的农民一样,鲁强的父亲也无法抵挡来自农信社信贷员的高息诱惑。不同于银监会监管的农信社,“农村合作社”准入门槛低,很多农信社信贷员为了多挣钱,私底下都揽着后者的“飞单”。

  “你去存钱,他们会给你看两个账,一个是农信社的,一个是农村合作社的,前者一年就3%的利息,后者是高达10%的利息。而且,你当即存到合作社,他们还准备了一袋大米,播种时还会给你送化肥,他们很会讨农民喜欢。”鲁强称。

  前年秋天,鲁强的父亲将从“土里刨食”的5万元,交给本乡一家农村合作社,原本指望到期能多赚点利息,没想到等来的却是公司倒闭,所有人的本息均无法兑付,几番交涉未果后,绝望的他最终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相比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贩夫走卒,部分在县城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拥有一份体面工作的公职人员,也是这次乡间借贷危机的直接受害人。

  “一个月收入才3000多,这个月开销就得4000多,你说我们压力大不大?”在县城做公务员的辛先生告诉记者,尽管早几年就在县城买了房子,但他们日常开销仍让他有些捉襟见肘,经常依靠透支信用卡过日子。

  现年35岁的辛先生月薪1600元,他的夫人在县城中学当老师,月薪和他差不多,他们都来自农村,患病的父母需要照顾,还育有两个孩子。除正常生活开销外,他们平时开支最大的项目是:赡养老人、子女教育和人情往来。

  提起民间集资,辛先生并不忌讳他也参与了,而且是用套现信用卡的钱,以年息15%放出去,赚点差价。“今年套现了2万元,小赚了3000块利息,我这还算疯狂?很多人都有好几张信用卡,每张都能透支七八万。”他说。

  套现信用卡,参与民间高息融资,没有多少人会像辛先生那样幸运地全身而退。据邯郸民间债权人老梁讲,很多公务员也参与了集资,他们是一开始的受益者,但后来为高息迷魂了,然后连本带息投进去,结果也成了受害者。

  从“土里刨食”的农民到乡间谋生的贩夫走卒,从勉强维持生计的平民百姓到领取卑微薪资的公职人员……民间借贷蕴含着巨大的风险,缘何都义无反顾飞蛾扑火般地扑向民间借贷?

  “小地方的生活成本并不低,甚至在人情往来上比大城市开支更大,而他们的本职收入却难以抵消这一成本,他们不得已却寻找更快的来钱渠道。”一位熟悉当地情况的金融人士表示,并不能单单用贪婪来解释。

  “三年翻番”的高息诱惑

  本金“三年翻番”的承诺,不仅让当地怀着致富梦想的农民慷慨解囊,也吸引了方圆几十里的农民纷纷托人将钱输送而来

  从商城镇沿临漳路向南约2000米,一处写有“河北宁亮养殖有限公司”的巨型蓝色广告映入眼帘。由此向西,穿过军庄村不远处,就可以看到这家占地面积达数公顷的羊场大门。

  去年4月,位于成安城西的军庄羊场,因传言资金链断裂,而引发数百名债权人的“挤兑”潮,成为当地妇孺皆知的民间借贷的风暴点。

  在此之前,羊场曾以“造福相邻、共同致富”的名义,吸收周边农民的闲散资金,并承诺本金“三年翻番”,这一年回报超25%的高息,不仅让军庄农民慷慨解囊,也让方圆几十里的农民纷纷托人将钱借给羊场。

  不久前,当记者来到军庄羊场时,除几位政府派驻的工作人员外,原本养殖的上千头羊已悉数被人卖掉,羊场过道的空地上被村民晒满刚刚收割的玉米,而老板据说已被公安部门拘留。

  行走在军庄村街头,几乎每位村民都会主动向你诉说被羊场坑害的损失,为寻求“自救”,他们中很多人曾找过有关部门和法律部门,但由于利益诉求不一,至今未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去年6月初的一天,作为驻守乡镇的治安管理员,家住城南的老王被临时抽调登记这家羊场的债权人明细,他记得那天已经是登记日的第四天,一大早就来了黑压压的人,他们少说也在二百人,等待兑付的钱,多则上百万,少则几万。

  离开军庄,沿临漳路继续向南不远,就是长巷镇政府所在地,由此向西1500米,就来到了远近有名的李小屯村——该村处于成安、临漳、磁县三县交界地,因多数农民均姓“李”而得名。

  提起李小屯,外界都会将它与“李希福”联系起来,其兴也兴,其衰也衰。在来该村之前,记者曾听说李资金链出问题后,村里人都很警惕陌生人擅自进村,因为只有保护好李本人,才有可能继续获得“吃高息”的可能。

  当天下午,在本地司机的带路下,记者来到了李希福家的院落,但大门紧锁。相比当地其他农民的家,李家并无特别之处,“幸福之家”四个大字挂在大门上方,院内一排坐东朝西的堂屋,前面是排几间坐北朝南的侧房。

  在过去二三十年间,李希福像是该村农民致富的带路人,乡亲们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他则用钱堆起来一个数字惊人的“投资王国”,只是没有一个人能说清楚,无数人用血汗钱为之“输血”的王国的疆界在哪里。

  或许,知道李希福投资了那些项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投给他的钱能获得“三年翻番”的高额回报,尽管他也经历了类似2008年金融危机的几次考验。多年的如期兑付,也让李的追随者遍及周边数省,保守估计所涉金额数亿元。

  不过,几乎与军庄羊场出事同一时间,李希福的“投资王国”资金链也出现了危机,去年4月网上风传的图片印证,当时上门兑付的债权人挤满整条街道。很快李希福发出了手写的紧急公告,称缓期半年支付到期债务,而不到期的不予支付。

  “按照协议,李应该支付的本息最快是今年农历正月初七,这几个月留给他周转,到时能否兑付还需拭目以待。”周边某村一位债权人告诉记者,他村有一位做生意的大户,在李家放了上千万的资金,整日为之担心。

  据这位债权人介绍,他所在的村子可以说有99%的人都在李希福那里放贷,很多人都亲自见过李希福本人,相比其他老板,李还算是比较守信的人,这半年资金还有10%的利息。不过,他感觉李这次危机恐怕没有以前那么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