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新媒体

资本云政经快讯

央行:三类P2P为非法集资 个别玩庞氏骗局_闽商网

发布时间:2013-11-28 阅读量:3328
  个别P2P玩庞氏骗局,网络借贷诱发非法集资成新的案件高发点
  
  近来大受欢迎的P2P网络信贷,因为近来频频爆发倒闭跑路事件受到监管层的高度重视。如何界定P2P网贷与非法集资的界限?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日前作了较为清晰的界定。

  P2P理财看上去很美

  “1个月产品,投资起点1万元起,年化收益12%,预期收益1000元;9个月产品,投资起点5万元起,年化收益18%,预期收益13500元……”最近,杭州市民张女士隔三岔五就会收到这样的宣传折页。

  今年以来,P2P网贷理财无比闹猛,每天上线三四家成为这个行业“风景独好”的一个标志,而动辄10%甚至20%的超高收益,让众多投资者怦然心动。然而在无比热闹的背后是三天两头的倒闭和跑路、投资者血本无归的案例。 

  什么是P2P网贷?P2P就是个人对个人的网络借贷。简单地说,就是手中有闲钱的放款人,通过网络借贷平台,将钱借给需要用钱的借款人。据浙江省一家网贷公司相关人士介绍,P2P借贷刚推出时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是投资人为中段资产净值(10万元以下)的互联网人群;二是借款人以小微企业主的短期资金需求为主,人均贷款金额较小,借款用途主要用于装修、培训、经营资金周转或项目建设等。

  “双方都是刚需,投资融资都以短期为主”。最初的创意的确不错,P2P网贷产品也借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迅速蔓延开来。据不完全统计,今年3月份,每天有1-2家上线或者筹备上线;6月份每天有2-3家上线或者筹备上线;到了9月份,每天上线或者筹备上线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已经达到3-4家。目前全国P2P网贷平台已经超过千家。

  高收益让人忘了风险

  那么,网贷真有看上去那么美吗?据了解,目前一些P2P网贷公司正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营销1至12个月多款理财产品,收益从12%至20%不等,还特别注明有“四重安全保障”:资产抵押+公司担保+第三方担保公司担保+风险资金池。

  “我的几个朋友原来是在办企业的,现在都转向搞P2P网贷平台,听说这行业来钱快。”最近杭州某单位举办的一次互联网金融论坛上,台下有一位投资者跟邻座正在谈论网络贷的话题,这样的对话道出了当下P2P网贷行业最为明显的“三无”问题: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监管机构。据某网贷公司相关人士介绍,P2P行业几乎没有准入门槛,眼下只要10万元就可以搞一个平台。

  业内专家分析,超高收益率是吸引投资者大胆进入的最根本原因。“刚开始拿点小钞票试试,试一次两次之后,发现真的能按时把借出去的钱收回来,而且收益远比银行理财产品高,风险远比股票低。这时候胆子就大了,三五万元也敢借,三五十万元也不是那么害怕,但最后一旦出事,就有可能血本无归。”杭州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师坦言,有时候高收益让投资者忽视了风险。

  行业迅速发展的背后是风险的积聚。网贷之家统计,今年1~9月出现危机的P2P平台共有10家左右,而10月至今,已有39家P2P网站出现提现困难或关停。

  央行发出“紧箍咒”

  “网络借贷诱发非法集资将成为新的案件高发点。”日前,由银监会牵头的九部委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上,网络借贷与民间借贷、农业专业合作社、私募股权领域非法集资等一同被列为须高度关注的六大风险领域。同一天,人民银行条法司相关人士给出了明确的风险警示,要求明确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业务经营红线。

  第一类为当前相当普遍的理财——资金池模式,即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通过将借款需求设计成理财产品出售给放贷人,或者先归集资金、再寻找借款对象等方式,使放贷人资金进入平台的中间账户,产生资金池。此类模式下,平台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第二类,不合格借款人导致的非法集资风险。即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经营者未尽到借款人身份真实性核查义务,未能及时发现甚至默许借款人在平台上发布大量虚假借款信息(又称借款标),向不特定多数人募集资金,用于投资房地产、股票、债券、期货等市场,有的直接将非法募集的资金高利贷出赚取利差。这些借款人的行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第三类则是典型的庞氏骗局。即个别P2P网络借贷平台经营者,发布虚假的高利借款标募集资金,并采用在前期借新贷还旧贷的庞氏骗局模式,短期内募集大量资金后用于自己生产经营,有的经营者甚至卷款潜逃。此类模式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中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