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四届六次全会关于做好产业发展“有中生新”、“无中生有”两篇文章,近日,市委政研室、市工商联组成调研小组,深入深圳、东莞、佛山、广州等地实地考察了广东龙岩商会在“抱团发展”方面的经验、做法。
一、广东龙岩商会基本情况
2008年,广东省福建龙岩商会(以下简称“广东龙岩商会”)正式成立。目前,商会理事会员近500人,所涉行业涵括了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建筑工程、建筑材料、花卉贸易、房地产等十多个领域;主要分布在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江门、惠州、中山、珠海等珠江三角洲腹地和清远、云浮等地。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东龙岩商会的会员企业规模超千万元的有300多家,超亿元的有100家,超10亿元的有10家,初步统计总资产达1000亿元,解决近10万个就业岗位,成为广东经济发展中的一支较有“活力”的队伍,是推动广东与福建、龙岩经贸往来的重要力量。
二、“抱团发展”的经验做法
1.抱团联系,集聚乡情共谋发展。一是设立区域联络处。基于广东地区龙岩籍企业多、地域广的特点,商会建立了区域联络处,作为密切联系所在地会员与商会理事之间的枢纽。目前,已经建立广州、深圳、中山、佛山、清远、惠州、珠海片区联系处,使商会会员更具广泛代表性和地域性,不断增强会员企业的来往和联系。二是成立商会律师委员会。重在为会员企业宣传企业法律知识、防范风险,增强会员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三是建立商会微信群平台。会员之间可以运用微信平台及时互相交流探讨供求信息,提供更多商机。
2.抱团整合,提升会员资源优势。一是通过抱团壮大资金实力,解决融资难题。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与互信,已携手民生、建设、平安、广州农商等银行达成“银企”合作框架协议,四家银行总计授信商会85亿元。帮助会员企业融资贷款,满足会员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帮助会员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增强会员企业发展后劲,积极营造“以强带(扶)弱,先富带后富,先进带后进”的良性氛围。同时,出台了会费支持制度、帮扶会员发展的办法,商会会费由第一届的297万元发展至今已突破1000万元。二是通过抱团寻求项目合作机会,走出“单打独斗”困境。商会采取“一个项目多名会员参股,其中一个股东作为项目负责人,并持有较多股份”的项目抱团发展模式,其他股东全力配合、支持该项目发展。截止当前,抱团成立公司超过5家,如东莞市闽商投资有限公司、广东银马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发展项目超过15个,如锦东钟表城、世界鞋都、庆丰财智购物广场、银马国际男装城、盟佳童装城等等;在顺德陈村,永福籍企业家抱团建立专业花卉市场,构建起集种植、科研、贸易以及周边服务等为一体的花木产业链,花木产销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举足轻重。近期,商会又组建了首期规模两个亿的广东龙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将进一步整合会员闲散资金和市场资源,让每个会员企业都有机会成为项目股东,形成“利益共同体”,实实在在共享商会商业利益。
3.抱团公益,传递社会责任正能量。一是建立商会爱心慈善基金。制定出台《广东龙岩商会爱心慈善基金管理办法》,关注商会会员冷暖,特别是那些突发重大挫折和遭遇的会员企业,主动帮助排忧解难,把商会建设成为“温暖家园”。二是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商会成立以来,会员个人各类慈善捐款累计达3000多万元;捐赠龙岩市光彩事业促进会冠名基金超6000万元。三是投身家乡“回归工程”建设。由商会兴建的福建天泰温泉酒店、地产项目、漳平永福花都项目等投资已超百亿元,为家乡的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三、对我市发展的启示
在近日召开的全市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市委梁建勇书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上级给我们的政策比别人好,资源比别人多,而发展却比别人慢?为什么一些同样的事情在其他地方能做,而在我们这里却不能做?为什么一些在先进地区证明行之有效的东西,到我们这里却难以推开?为什么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我们就不能去突破?
本次广东龙岩商会之行,切实让调研组感到,在广东,龙岩籍乡贤企业做得有声有色,而在自己家乡的却举步维艰;在广东,龙岩商会的授信额度高达85亿元,而这在龙岩却是几乎不可能的事;在广东,企业家能文能武、左右逢源、见缝插针,而在闽西老区却常常遭遇“思路贫困”。广东龙岩商会“抱团发展”的经验启示我们:
1.创新观念,发展新业态要善于错位竞争、瞄准定位。思想力就是生产力。当前,我市发展的差距,很大程度就是根源于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不够、对企业市场行为的包容不够,对产业创新创造的鼓励不够。综合广东龙岩商会投资项目情况,一是错位竞争。广州中心城区商业地产投资额大、风险高、竞争激烈,对于十几年前资金有限、文化水平不高、人脉关系尚未建立的龙岩籍广东务工者来说,他们选择了当时相对偏僻的石井地区作为突破口。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已开发出锦东服装城、银马男装城、国际鞋城等面积达100万平方米的一批专业服装批发市场,并形成小有名气的石井商圈。二是瞄准定位。广东服装出口滞销、库存囤积、资金周转不活是困扰很多生产厂家的“老大难”问题。广东龙岩商会的企业家们充分认识到这一有利商机,建立专业批发市场,将库存囤积的大量服装、布料等批发到全国各地,既解决了很多厂家的燃眉之急,又为自身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作为龙岩,市委四届六次全会已经明确发展“四大天王、八大金刚”,必须着力进一步细化12大产业的目标定位,充分认识到哪个环节、哪个链条是我们的产业优势,哪些是我们的劣势,并从可能的优势中寻求发展的突破口。
2.创新服务,主动对接企业靠前服务、跟踪服务。对比广东的企业服务环境,作为老区山区,我们在主动服务、有效服务企业发展上差距还是比较明显。一是靠前服务。广东白云区、石井街道政府部门结合当地城市规划和产业发展思路,主动提前与具有丰富商业地产经验的漳平籍企业对接联系、沟通,并多次达成项目协议。二是跟踪服务。在项目落地后,当地招商部门、街道、社区主动定期或不定期了解项目进展情况以及碰到的问题,并及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及时将问题化解在前,有效保障了项目按时按质完成。面对经济形势下行的压力,作为山区地区,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总结提升当前正在开展的“进企业、摸实情、解难题、促发展”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想方设法为企业排忧解难,企业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能够化解的要及时化解,切实帮助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渡难关。目前,市外经局已经安排专门人员赴深圳“蹲点招商”。广东龙岩商会黄剑忠会长说,这项制度从建议到落实,只有短短的几个月,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了市委市政府招商工作在加速的办事效率。
3.创新机制,整合提升企业内生动力、外部活力。从广东龙岩商会近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实践经验来看,主要归功于体制机制的创新和突破。 (1)探索形式多样、富有活力的抱团发展机制。广东龙岩商会“抱团发展”的实践证明,生产要素的集聚与互补对于壮大生产实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显著作用。各级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实体要充分发挥在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方面的优势,探索建立形式多样、富有活力的抱团机制,特别是要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和财务公开机制,不断巩固和壮大抱团成果。(2)创新符合中小微企业个性需求的投融资机制。贷款难、抵押难是当前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广州、深圳的多家银行已经向商会会员企业实行“免抵押”的授信额度贷款,并减少贷款中间环节和复杂手续。从我市各大金融机构的企业贷款条件来看,程序还是比较繁琐、额度比较有限,贷款效率不高,需要继续进一步开发符合山区老区特点的金融产品和贷款条件,多渠道开辟中小微企业的绿色贷款通道,给企业“穿上过冬的棉袄”。(3)完善富有弹性和可持续性的“回归工程”良性机制。龙岩籍在外乡贤企业家分布广、数量多,部分企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各级政府部门要专门制定针对“回归工程”的招商政策,包括一企一策、一业一策,建立富有弹性和可持续性的良性机制,将这份沉甸甸的乡情转化为现实生产力。(4)建立鲜活、高效、现代的产业转型升级机制。广东石井十几年前还是工业集中区,现在则是全国服装重要批发市场,主要就是得益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比如现在的庆丰财智广场,六七十年代是砖厂,到了八九十年代转变为厂房,经过广东龙岩商会会员企业——广东银马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对“三旧”的改造提升,成功运作为现代城市综合体,变为名副其实的“三产”。作为龙岩,产业转业升级是首当其冲的要务,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产业转型升级机制必须具备三个特征:一是鲜活,就是转型的形式要有利于产业生命力的持续和壮大,比如农业产业,不仅仅做农业种植,而且可以与二产的农产品加工、三产的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等相结合;二是高效,就是转型的效率,既要有一定速度又要有高质量产能,在短期内可以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三是现代,就是结合高新生产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不断提升生产的智能化、集约化、规模化水平。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机制的创新,不断提高我市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实力,打造更具竞争力和品牌力的产业经济实体。
调研组组长:郑玉琳
调研组成员:高营光
林夏竹 廖连强
王仰华 王尚华
执笔:高营光 林夏竹 (龙岩市工商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