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上半年,泉州完成工业增加值1703.20亿元,同比增长7.6%。2016年,泉州完成工业增加值3480.31亿元,连续26年居全省首位,形成纺织服装、鞋业、石油化工、机械装备、建材家居等五大千亿产业集群,造就了泉州传统制造业大市的地位。
除了量的增加,泉州传统制造业集群航母的发展还显现出质的飞越。纺织鞋服产业突出个性化、差异化发展,迈向全体育产业链时代;建材家居产业创新营销模式,“泛家居”产业联盟应运而生;机械装备产业乘着“泉州制造2025”的春风,向智能化演绎;石油化工产业呈现集聚效应,全产业链文章不断做大……
凭借发达的传统制造业,泉州经济总量已连续18年位居全省首位。在这样的高位上,泉州产业经济仍然不断形成突破态势。这一亮眼的成绩背后,有着怎样的突围和转型逻辑呢?
泉州产业界基本的共识就是,泉州产业经济转型很大程度上就是做好传统制造业存量产能优化。
驱动传统产业存量转优,必须要有科技动力。
五年来,政府这只“有形之手”有效发挥了作用。以打造“中国制造2025”地方样板为目标,以数控一代和智能制造推广应用为支撑,以政府全方位服务为保障,近年来,泉州制定实施“泉州制造2025”发展纲要,推进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和质量品牌提升三个专项行动,实施17个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打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局面。
泉州以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着力引导创新要素集聚、改革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在建设创新平台方面,引进国家数控分中心、中科院泉州装备所等33家高端平台,持续推进“一县一服务平台”建设。
此外,在推动技术对接方面,泉州坚持“政府先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组织专家团队开展千家企业技术开发应用和咨询服务,积极对接中关村科技服务模式,合作共建中关村科技服务业产业联盟海西基地,目前已有20个服务机构注册落地泉州。
有了政府的服务,有了技术平台,剩下的就是资金问题。据统计,泉州有各类民间资本约5000亿元,如果加上海外泉籍侨资,总资本超2万亿元。当下,海量的民间资本,正在通过各种合适的通道进入实体经济领域。
为消除民间资本的投资顾虑,泉州在设立产业基金方面,逐渐改变涉企专项资金“直补”“无偿”方式,建立股权投资、跟进投资、分险化险、担保服务等较为完善的产业基金体系,扩大乘数效应。
眼下,随着技术、人才、资金等瓶颈的逐步破解,创新的力量正在支撑泉州转型升级、攀跃新高,泉州传统制造业形成全新生态,全力迈向“创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