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新媒体

闽商头条产业观察

突发!继泰禾、阳光城之后,又一家闽系房企锁定退市

发布时间:2024-04-30 阅读量:2318 来源:闽商网

继泰禾、阳光城之后,又一家闽系房企被锁定退市。


4月29日,曾经的老牌地产公司世茂股份(600823)股价跌停收盘报0.64元已连续12个交易日低于1元。通过计算发现,即使在接下来的8个交易日公司股价接连涨停也无法重返1元,这就达到了“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的退市条件,也就意味着,世茂股份已经进入到锁定退市期。


难逃命运的“世茂股份”


世茂股份成立于1992年,是知名闽系地产公司龙头世茂集团的下属上市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综合房地产开发与销售、商业物业管理与经营以及多元化投资。

1999年,世茂集团进入上海在浦东黄埔江沿岸建筑了首个住宅——世茂滨江花园开创了滨江模式
2017年,世茂集团的年销售额突破了千亿大关,这是公司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019年世茂集团在市场上频频出手先后接盘明发集团万通地产泰禾集团等多家危机房企的数十个项目一度令市场侧目
在2019年和2020年,世茂集团连续两年位于中国房企销售额排行榜的前十名之内,其签约销售额也在2020年增长至3003亿元,展现了其在行业中的稳定地位。
然而,迅猛扩张的背后是高企的债务,由于房地产市场下行,加之管理不善、成本控制不力、项目推进缓慢等因素让杠杆持续走高的世茂集团现金流终于难以为继毫无悬念的加入暴雷大军
如今,不论是世茂集团还是子公司世茂股份,最终都未能逃脱盛极而衰的命运。
4月29日,世茂股份发布了2023年年度报告。年报显示,2023年,世茂股份总资产为1225.78亿元,相较去年下降了6.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05.1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了49.2%。同期,世茂股份实现营业收入55.47亿元,同比下降3.48%,其中房地产销售收入22.48亿元,同比下降43.07%;房地产租赁收入(租金+物管费)15.47亿元,同比增长6.90%。另外,世茂股份2023年实现净利润-144.42亿元,同比减少97.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9.96亿元,同比减少98.71%。真可谓是一言难尽。
当然,事实上,世茂股份也在努力挽救,但仍无济于事。
根据世茂股份早先发布的公告,2024年1月10日-4月22日,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约11254.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3%,成交的最高价为1.25元/股,最低价为0.82元/股,已回购的总金额为约12141.8万元。

未能按期支付债务累计逾百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世茂股份曾经因未按期支付债券本息而暴雷。

3月30日公司披露未能按期支付债务的公告称截至2024年3月29日公司及子公司公开市场债务非公开市场的银行和非银金融机构债务累计123.24亿元未能按期支付
对于未能按期支付的原因,世茂股份表示2024年1—2月销售签约额约8.3亿元较2023年同比下降45%较2022年同比下降约17%此外公司融资渠道收窄受限的局面也未改观公司仍面临流动性紧张的问题
而为了应对流动性危机公司也曾经多次公告转让资产。3月15日世茂股份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苏州世茂投资拟与坪山城投签署股权转让协议苏州世茂投资拟将其持有的城投宏源投资60%股权转让给坪山城投股权转让对价为人民币3000万元公司全资子公司南昌悦盈拟与坪山城投签署债权转让协议南昌悦盈拟将其持有的对城投宏源投资的债权人民币5.86亿元转让给坪山城投债权转让对价为人民币2.16亿元。
3月21日世茂股份公告称公司子公司泉州世茂新里程拟与恒昌置业签署资产转让协议泉州世茂新里程拟将其持有的泉州台商投资区亚艺街3888号的商业地块和地面商业配套建筑物合计总建筑面积15.26万平方米转让给恒昌置业转让对价为人民币2.85亿元
3月29日世茂股份公告称公司子公司南京房地产原计划将其持有的南京市鼓楼区南通路118号部分商业房地产转让给南京麓漫贰号用于清偿关联方济南君睐欠恒铁投资的借款上述转让资产于2024年2月22日—2024年2月23日在阿里资产平台上公开拍卖拍卖结果为南京麓漫贰号以最高应价胜出拍卖成交价格1.35亿元相关过户手续已于2024年3月28日完成过户手续完成后济南君睐欠恒铁投资1.35亿元借款偿还完毕南京房地产的抵押担保义务也已履行完毕
4月12日世茂股份发布了子公司转让资产暨清偿债务事项的进展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徐州置业拟将抵押物即其持有的徐州市云龙区三环东路世茂广场商业房地产转让给徐州麓曼用于清偿关联方南昌新发展欠济南铁茂的借款
2023年,我们一起见证了房地产史上的至暗时刻,多达12家暴雷房企从股市里退市,其中不乏阳光城、泰禾、新力控股这些耳熟能详的千亿房企。
而到了2024年,昔日的2000亿、甚至3000亿的巨头房企也撑不住了,宣告着退市潮已然全面蔓延地产圈。想想,曾经这些地产巨头的荣光,再到现在的黯然退场,真的不禁令人唏嘘不已。但或许,这也意味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破而后立,新型的房地产格局正在加速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