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以来花了570亿元买矿后,紫金矿业宣布启动史上最大规模融资。
6月18日早间,紫金矿业发布公告,面向海外投资者完成港股市场再融资25亿美元,其中可转债20亿美元,配售5亿美元。本次股本发行最终定价在5%的折扣,可转债的票息1%、转股溢价为28%(相比于配售股价)。按18日汇率计算,紫金矿业此笔融资金额将高达181.40亿元人民币。
据紫金矿业披露,债券发行完成后预计募资净额为19.7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43.59亿元),将主要用于偿还集团境外债务;配售完成后预计募资净额38.71亿港元(折合人民币35.97亿元),将用于海外市场的业务营运及发展,其中包括并购、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此外,紫金矿业董事会表示,发行债券有利于潜在地扩大和多样化公司股东结构、改善公司流动性状况并降低公司融资成本,配售将有利于公司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改善公司的资本结构,实施战略储备基金,并降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
紫金矿业站上资本市场新高度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发行创造了紫金矿业和行业的多项纪录,获得了全球投资人的追捧。
6月17日当天,紫金矿业收盘后“闪电”般启动发行,可转债和配售均实现了数倍的超额认购,认购资金多为全球知名的长线基金、对冲基金。而本次发行也是紫金矿业股权类融资最快的项目,5月17日股东大会通过一般性授权后,仅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如此大额度的发行,资本市场也跑出了紫金速度。
同时,这次发行取得了资本市场诸多“历史之最”:A+H上市公司规模最大的海外可转债发行,亚太地区矿业企业规模最大的海外可转债发行,自2008年以来5千万美金以上折扣最低的矿业企业港股新股后续发行。
其实,不同于部分科技网络公司在中美资本市场两地上市,且存在美股换股条款的发行模式,紫金矿业港股再融资方案存在流动性相对偏弱的问题,但最终公司再融资发行却呈现出现象级结果,这无疑体现出公司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受认可程度已站上新高度。
资金压力显现却依然狂野
当然,紫金矿业连续大举融资的背后,其实也反映了公司资金压力的显现。
特别是此前,紫金矿业发布了其“五年发展规划”,计划到2028年公司矿产铜、矿产金产量在2023年基础上均实现约50%的增长,实现铜超过150万吨、黄金超过100吨、当量碳酸锂超过25万吨。这也意味着,紫金矿业将为上述一系列矿产资源支付庞大的刚性开发费用。
而实际上,其资本开支在过去几年已经显著提升。据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紫金矿业在建工程余额达到386.79亿元,而在2022年底,这一数字为218.67亿元。仅仅一年多时间,其在建工程余额增长了76.88%。而拉长时间看,截至2019年底,紫金矿业在建工程余额仅为58.77亿元。也就是说,不到5年半时间,紫金矿业这一科目金额增长幅度达到了558%。
其中,仅在2023年,紫金矿业为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流,便超过304亿元。连续大手笔并购以及投建产能的背后,无疑需要海量资金支持。
据紫金矿业财务数据显示,其长期借款已由2019年的138.26亿元快速增加至2023年末的775.31亿元。到今年一季度末,紫金矿业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达到193.36亿元,而在2019年,这一金额仅为57.69亿元。而且,截至一季度末,紫金矿业短期借款也高达241.63亿元。
以此计算,截至一季度末,紫金矿业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已经高达434.99亿元,但其账上货币现金仅为211.48亿元,远不足以覆盖短期有息负债金额。
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紫金矿业连续大笔举债,却带来了不菲的收益。今年以来受益于金铜价格的上涨以及控本增效的成果显现,紫金矿业A、H股价均创下历史新高。
此外,近日,紫金矿业旗下黑龙江多宝山铜业收到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出具的“铜山铜矿Ⅲ、Ⅴ号矿体勘探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两矿体合计新增铜金属资源量365万吨,其中Ⅴ号矿体铜金属资源量达到281万吨,系中国东北地区近四十年来唯一探明的超大型单体铜矿。而新发现铜山断层以下Ⅴ号矿体,Ⅲ号矿体规模扩大,除新增铜资源量外,另新增伴生资源:钼金属量13万吨、金金属量55吨、银金属量1,104吨。本次新增后,矿山铜金属资源量将超过560万吨。
这实在是家里有矿,而且还不是一般的有矿。也难怪,紫金矿业史上最大规模的融资会被疯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