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新媒体

闽商头条产业观察

五年登顶全球第三!厦门独角兽拟赴港IPO

发布时间:2025-04-01 阅读量:321 来源:闽商网

几年前,以“风光电储”为代表的新能源赛道曾经风靡资本市场。然而如今,整个行业却遭遇到产能过剩的尴尬局面。


就在全行业陷入价格战泥潭时,一家来自福建厦门的储能独角兽企业却以35.1GWh的储能电池出货量冲上了全球第三,并在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材料。


图片

图片来源:海辰储能招股说明书

3月25日,港交所公布了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辰储能”)的上市申报材料,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中信证券、农银国际、中银国际。若成功上市,海辰储能有望成为港股首家以储能为核心业务的全球化新能源科技企业。

从“宁王”出走,自立门户的吴祖钰


海辰储能成立于2019年12月,总部位于福建厦门,是一家以储能电芯为核心能力,集“系统、维护、运营、开发、投资、租赁、总包”为一体的全场景定制化解决方案服务商。


说起海辰储能,其创始人吴祖钰与“全球动力电池之王”宁德时代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吴祖钰是个妥妥的80后,大学毕业后,吴祖钰就加入宁德时代,有过近八年的工程师任职资历。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7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吴祖钰在宁德时代共计申请了67项专利,涉及储能领域的集流体、极片及电池等领域。


2019年,吴祖钰从宁德时代离职创业。在离职后,吴祖钰还从宁德时代挖走了包括孙明煌、张万财、卢光波、王铈汶、黄成则、吴聪苗等一批业务骨干。


2019年底,吴祖钰、王鹏程和林秀华等人组成海辰储能的核心创始团队,在厦门创立海辰科技。


当然,相较于其他“明星”企业,海辰储能的创始团队极为低调。其中,吴祖钰和林秀华二人几乎从未在公众面前露面。招股书显示,林秀华为吴祖钰的配偶。


五年登顶前三,海辰上榜独角兽


从宁德时代辞职创业,应该是吴祖钰看中储能电池市场潜力的结果,可以这么说,海辰储能是诞生在国内储能赛道爆发之前。


据了解,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宁德时代储能电池营收分别为1645万元、1.89亿元、6.1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0.08%、0.64%、1.33%,整个赛道并未爆发。


2019年12月,海辰储能作为福建省和厦门市双重点建设项目,入选厦门市“三高”、市重点工业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落地厦门后,海辰储能开启了狂飙征途。

一方面,依托宁德时代的技术基因,海辰储能推出280Ah、314Ah储能电池及长时储能系统,覆盖全场景需求。


2023年底,公司发布1130安时超大容量电芯,容量是主流280安时电池的4倍,进一步巩固技术优势。


另一方面,海辰储能借助资本快速扩张。2020年以来,海辰储能已经完成四轮融资,累计募资80亿元,投资方包括盛新锂能、贝特瑞等产业链巨头,以及经纬创投、农银国际等机构。


资金推动下,公司产能迅速扩张,2023年厦门基地一期二期全部投产,规划产能达45GWh,并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建设10GWh储能系统生产基地,成为首家在美落地产能的中国储能企业。


数据显示,2024年,海辰储能实现总营收129.17亿元,2022年—2024年的年复合增速达到167%,其中储能电池业务占比61.6%,储能系统占比36.2%。公司2022年—2024年毛利及毛利率分别为4.10亿元、12.38亿元、23.09亿元,11.3%、12.1%、17.9%,并于2024年取得净利润2.88亿元,实现盈利。


此外,2024年,海辰储能全球储能电池交付量达35.1GWh,以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计,公司2024年在全球储能市场排名第三。


根据胡润研究院此前发布的《2024全球独角兽榜》,海辰储能以250亿元的估值首次上榜,这也是厦门唯一上榜的独角兽企业。


赴港上市背后的战略考量

不可否认的是,在市场竞争方面,尽管海辰储能在全球市场份额位居第三,但其面临的竞争格局依然严峻。尤其是在宁德时代、比亚迪合计占据全球储能电池市场45%份额的情况下,海辰储能的优势更是难以发挥。


2024年,海辰储能毛利率仅18.7%,较行业龙头低5-8个百分点。另外,2024年以来,国内280Ah储能电芯价格跌幅达40%,行业平均利润率压缩至12%,对海辰储能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2025年,储能行业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已成行业共识,现金流对于头部企业至关重要。


于是在A股对新能源产能过剩的审查趋严背景下,海辰储能选择赴港上市。


据海辰储能披露,此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提升储能电池的产能以解决下游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并将用于研发以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储能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此外,募集资金还将用于搭建全球销售与服务网络支持海外扩张战略,并将部分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至于海辰储能最终能否上市,还需静待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