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新媒体

闽商头条产业观察

南平75后闽商一手创立!喜马拉雅卖身腾讯寻求破局

发布时间:2025-04-27 阅读量:606 来源:闽商网
近日,一则关于腾讯音乐正计划收购音频领域头部企业喜马拉雅的重磅消息在互联网行业掀起了重大波澜。


《科创板日报》称,该项交易事宜在两个月前就已启动,腾讯音乐方面给出的交易价格大幅下降,喜马拉雅管理层已经签字。但因涉及市场垄断问题,该笔交易仍待有关部门批准同意。
如果这一交易达成,无疑将重塑在线音频乃至整个数字内容市场的格局。这不仅是两家巨头的战略联姻,背后更折射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和企业在竞争中的破局之策。


01
福建南平75后余建军一手创立

对于喜马拉雅这个名字,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但想必很少有人知道,这家在线音频领域的一哥,竟也是由闽商一手创立。而它背后的男人,正是南平75后余建军。


余建军出生在福建省南平浦城县一个农村家庭,那里人口不足40万。小时候,他每天都要早早起床去几公里外的小学上学。在同学和老师眼中,他并不是一个好学生。上初一时,他甚至把学校的灯泡拉出来玩,打架也是家常便饭,写过的检讨书有几十份。高一时,他的成绩是班上倒数第三名。

然而,故事的主角往往都自带光环。很快,余建军就摘掉了家长和老师眼中“问题学生”的帽子。高二的两个学期,他的成绩已经能够位居班级前三名,高中毕业时,他更是考入了西安交通大学,从此开启了人生新篇章。

1998年,还在读硕士的余建军开启了创业之旅,他的第一个项目是“模拟中国”,旨在模拟中国互联网环境,但由于当时互联网发展尚处初期,项目过于超前且缺乏成熟盈利模式而失败。

不过,这次挫折并未让他却步。2001年,他创立杰图软件公司,专注3D全景技术研发,取得了一定成绩。2006年,他又创立街景地图项目“城市吧”,用城市采集车绘制3D街景地图,虽然项目前沿吸引了投资人,但因市场竞争和经营问题,最终出售给了百度。

接连的失败让余建军进行了深刻的反思,2009年,在上海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的支持下,他创办了“那里世界”项目,用互联网全景呈现世界,可还是没能实现商业闭环,团队大幅缩减。但余建军骨子里的坚韧让他继续寻找方向,终于在2012年,他捕捉到移动音频领域的机遇,创立了喜马拉雅FM。




02
百亿独角兽辉煌下的忧患


这次创业,虽然初期也面临重重挑战,但喜马拉雅凭借着丰富的内容生态,涵盖有声书、播客、知识付费、音乐等多元形式,迅速积累起庞大的用户群体并成长为中国最大的移动音频平台。

灼识谘询数据显示,2023年喜马拉雅移动端总收听时长和在线音频总收入位居国内第一,平均月活跃用户达3.03亿 。

另外,《2024全球独角兽榜》上,喜马拉雅以235亿元企业估值,排名榜单全球第292位。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喜马拉雅的发展也确实是遭遇到了瓶颈。在战略布局上,采用联席CEO轮岗制度虽有创新意图,但导致公司战略摇摆不定。比如播客业务,作为喜马拉雅探索的第二曲线,因创始人余建军和联合创始人陈小雨观点不一,推进受阻。

数据显示,2021—2023年,喜马拉雅全端平均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长速度从24.4%骤降至3.9% 。

从财务数据来看,尽管公司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收入达61.63亿元,但其营收增长率却从2021年的43.7%大幅降至2023年的1.7% 。

而且实现盈利,还是喜马拉雅多次裁员降低成本的结果,2021— 2023年,公司全职雇员从4342名降到了2637名 。

此外,2021 — 2024年间,公司多次向美国SEC和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均以失败告终,这也限制了其进一步的融资和发展。




03
卖身腾讯或成“后流量时代”标志性事件


如今,资本市场最炙手可热的标的早已转向AI领域,喜马拉雅这样的"古典互联网"代表,处境愈发尴尬。

特别是在短视频等内容平台不断抢占用户时间和注意力的情况下,音频行业本就不高的行业渗透率再度被抢占。

虽然,余建军和陈小雨两位CEO都曾先后发布内部信,倡导员工全面拥抱AI,但结果似乎并不尽如人意。

所以,喜马拉雅卖身似乎也在意料之中。而事实上,早在2022年,腾讯音乐便被传与喜马拉雅有过接触,探讨合作可能,但因管理权分配问题,谈判陷入僵局。

此次传闻再起,市场认为或与喜马拉雅近期资本动作有关,其子公司喜攀(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从3亿增至28亿,增幅达837.6%,被内部员工视为 “收购重启的信号”。

而一旦后续腾讯音乐能够成功介入,将通过其社交基因(如微信生态导流)与娱乐化运营(直播、虚拟礼物)重塑喜马拉雅的盈利模型。同时,腾讯音乐也能够借助喜马拉雅的全场景覆盖能力(如播客、知识付费、UGC内容)突破长音频业务的壁垒,这或许将成为中国互联网“后流量时代”的一个标志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