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大早,在与公司合作的新度镇下坂村、黄石镇定庄村等地的林下种植基地,当地农民穿梭于树林中,将盘绕在树干上鲜脆欲滴的铁皮石斛枝条一一采下,小心翼翼地放入篮中。
“我们的丰收,要感谢蔡伟煌、许飞强等几位大学生的热心指导。”正在采摘的农民这样说。
四年前,原本一直在外承包工程的蔡伟煌,回莆田老家过节,得知当地由于龙眼价格偏低,许多农民不愿管理龙眼树。“家乡生态环境好,种植金线莲、铁皮石斛,发展林下经济前景应该不错。”蔡伟煌心中萌发了回乡办林下种植基地的念头。他把想法告诉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的同乡许飞强,两人一拍即合。他们组建了利荣昌生物开发有限公司,在莆田壶公山脚下租赁了50多亩土地,建立起林下种植基地。
林下种植,关键的是掌握组培种苗技术。为了攻克技术难关,蔡伟煌和许飞强辗转拜访相关专家。在专家的指导下,他们掌握了组培原理、生长习性和科学管理要领。
“金线莲、石斛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人工栽培必须攻克品种稳定的技术难关,防止品种的退化。”许飞强说,经过反复试验,他们突破种苗组培技术难题。2013年底,基地人工种植金线莲、铁皮石斛获得成功。2014年,他们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100多亩土地,扩大了种植基地。
经过试验,他们采取立体种植法,在龙眼树干上“仿生”种植铁皮石斛,在树荫下种植金线莲。“铁皮石斛生长周期慢,差不多需要两年时间,立体种植可增加土地利用率。”蔡伟煌说。
“这片仿野生种植的金线莲和铁皮石斛可是林中珍宝。”在定庄种植基地,合作社负责人朱国明介绍说。这个林下种植基地有60多亩,以前种植龙眼,一亩一年到头仅能收入2000多元,现在采用立体种植法,龙眼加上铁皮石斛、金线莲,收入一下子就翻了好几番。
组培技术攻克了,种植方法也科学了,接下来就是扩大种植规模,树品牌闯市场。
蔡伟煌说,金线莲、铁皮石斛种植技术要求高,考虑到大多数农户不能独自承受大面积种植的风险,他们成立了合作社,同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免费指导,每年免费培训村民达400人次。“为确保种植户‘零’风险,我们还把培养好的幼苗卖给合作社,最后进行收购加工。”
目前,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利荣昌公司共发展了5个农业合作社,种植面积达360多亩,带动300多户农户参与种植。
“近年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蔡伟煌说,“打价格战,我们没有优势。只有打好品质牌,细分市场才能应对低价竞争。”
对于未来,他们有清晰的定位,“人有我优,以好品质赢市场”。因此一开始就选择了栽培难度大但营养成分高的“福建金线莲”。种植的铁皮石斛,从不施药,属原生态的环保型保健产品。他们还注册了“壶兰”商标。
谈到营销创新,蔡伟煌自豪地说,他们一开始就放弃传统的批发渠道,先是通过直销店向目标消费者营销。之后,毕业于理工大学且善于电商经营的哥哥蔡伟山加盟,在淘宝和阿里巴巴上开起网店,采用“线上+线下”的模式,市场从闽粤一带一点点拓展开来。
去年,利荣昌公司收入近2000万元。“基地大了,产品多了,必须要在产品的深加工上做文章,才会良性循环发展。”几位年轻人充满自信。目前,他们正在着手养生茶、饮料等产品的研究开发,准备将中药材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中药产品,并借助基地开发“采摘体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