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月末,我国外储规模为31615亿美元,较2017年12月末上升215亿美元,实现了2017年2月份以来的连续12个月回升。过去一年多来,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逐渐被人民币升值的事实所征服。这是我国外汇储备持续走高的重要原因。
从国内因素看,银行结售汇对外储规模增长形成了较强支撑。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全年出口15.33万亿元,增长10.8%;进口12.46万亿元,增长18.7%;贸易顺差2.87万亿元。持续的顺差形成的结汇动力和来源,构成外储规模连续增长的动因。另有外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前两个季度,银行结售汇逆差分别为409亿美元和530亿美元,三季度逆差收窄至190亿美元,四季度转为顺差12亿美元。显然,除了企业部门贸易结汇行为上升,还有国内对外投资行为的严格约束,对私人部门外汇管制政策的逐步落实,换汇冲动和跨境流动性减弱,结汇意愿的增强,也从侧面对外储规模增长形成补益。
从国际因素看,美元指数持续走弱所带来的估值效应助力我国外储规模提升。过去的一年里,美联储广义美元指数下跌超过6%,华尔街发布的美元指数则下跌约9%。今年伊始,短短一个月,美元指数再跌超3%,欧元、日元、英镑等非美货币汇率上涨,使得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估值明显上升。
同时,外商直接投资资本金结汇的快速增长为我国外储规模提高添砖加瓦。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今年初发布的报告指出,2017年,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144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国继续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也是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
总之,我国外汇储备成功实现12个月连续增长,除了上述国内外因素综合作用,最有力的支撑还在于我国宏观经济走势的健康平稳,从根本上扭转了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2017年中国经济实现高于外界预期的6.9%增速,这也是中国近7年来经济首次加速增长,调结构逐渐显效,经济活力、动力和潜力不断释放,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经济增长的质量有序提升。
也正因此,继欧洲央行去年6月份宣布增加等值5亿欧元的人民币外汇储备后,德国和法国央行也已决定将人民币资产纳入外汇储备,已有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人民币储备货币地位逐渐被认可,也将有助于人民币稳定和升值,从而通过估值效应提升我国的外储规模。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在日前发表的文章中表达了下一阶段外汇管理部门对待外储的态度。文章提到,在管理目标上,理性看待外汇储备增减,更强调在高水平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基础上,实现国际收支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