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暨重大科技项目启动实施,引发社会高度关注。过去6年中,讯飞的语音识别技术准确率从60.2%提升到95%以上,已全球领先。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中国政府把人工智能(AI)作为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驱动力,鼓励、扶持和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数据显示,从2012年至今,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有1354家企业,2017年投资总额超过622亿元,相比2012年的6亿元翻了上百倍。中国媒体把2017年称为“AI年”,2018则是人工智能从学术进入产业、普及应用的关键年。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文章指出,中国人工智能公司正以令人目眩的步伐前进。微软研究院驻北京首席研究员戴维·威夫认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将是数据和人才的较量。因此中国要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导者,将需要庞大的、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做支撑。
此前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表文章指出,中国为掌握人工智能技术所付出的努力前所未有,中国很有可能会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主导力量,进而会提高工业生产率,并成为新型人工智能商业的领导者。
专家解读
受访专家: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
2017年是中国人工智能资金政策、算法发展的一个里程碑。“AI+”成为行业共识。一方面,新技术成为各种行业的“标配”,被广泛引入金融、安防、医疗等数据基础较好的行业领域,并将为平安城市、智慧交通的建设引入新动力。另一方面,一些相对成熟的技术在消费级市场开始得到应用。刷脸支付、AI翻译、无人店、智能语音音箱等很多直接接触大众的、更高频的AI应用开始显著增多,使得人工智能的概念落到实处。
人工智能发展方兴未艾,但同时也出现投资越来越多、公司越来越少和项目越来越贵的情况。我们对人工智能的能力需要有正确的期待。当前人工智能还只能在特定的领域实现商业化。未来,将人工智能的能力迁移到更多领域,是科学家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腾讯研究院在《中美两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全面解读》报告中发现,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现在展现出了中美两国双雄争霸的格局。在投资额度上,中国在2016年追平美国,达492.98亿元。中国投资者更关注应用层,如融资排名前三的领域为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与自动驾驶/辅助驾驶。而美国对基础层更为重视。芯片、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融资排名前三。研究方面,在论文发表数目上,中国人工智能研究发展很快,华人作者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但从产业规模来看,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人才仅为美国的一半。
与美国相比,目前中国的劣势在于芯片、算法、基础理论等核心领域,芯片和核心技术层面的企业数量不足美国一半。此外,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较大,人才队伍参差不齐,且供不应求。
但中国在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相关技术上的优势明显。数据作为21世纪的“新石油”,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中国有7.72亿网民,互联网和物联网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都十分显著,数据的种类和总量也持续增多。
此外,在政府支持、产业应用、创业扶持、市场热情、投融资环境等方面,中国也都具有较大优势。2016年5月政府发布《“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方案》,重点支持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安防等九大领域的重点工程,并从资金支持、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等多方面提供保障;2017年7月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除了基础理论、核心技术体系、创新平台和基地、人才培养、资金支持等方面的规划以外,新规划还提出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安全监管和评估体系、劳动力培训、专门机构等保障措施。
中国要打造人工智能强国,需要全方位的布局和筹备。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支持、人才培养、产业应用体系搭建、新业态培育等都是应有之义。但政策、法律、伦理方面的全球影响同样重要。当前,美国、英国、欧盟等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抢占先机,包括出台自动驾驶、机器人等细分领域的法规政策,旨在破除既有制度性障碍,为技术和产业发展创设新的规则。将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可能带来诸如数据保护、责任承担、算法规制等人工智能法律,且有望重塑诸多国际规则。只有在这些领域提前布局,加强研究,将来才可能在人工智能相关的国际竞争中掌握更多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