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新媒体

闽商头条产业观察

人民日报:中国不会为“中等收入陷阱”所困

发布时间:2017-11-08 阅读量:2259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妥善应对“中等收入陷阱”风险,不仅检验着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智慧。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脱贫攻坚等方面展现出很多积极变化,从而为今后在更高层次获得新发展动能和新比较优势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将平稳有序迈向高收入经济体的行列,不会为“中等收入陷阱”所拦、所困。

  转型考验发展质量

  何谓“中等收入陷阱”?据了解,这一概念最早出自世界银行2006年发布的《东亚经济发展报告》。该报告在描述这一现象时指出,在20世纪后期的工业化浪潮中,鲜有中等收入的经济体成功跻身高收入国家。很多国家往往在经历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之后便陷入经济增长的停滞期。这些国家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和现代服务业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

  有学者分析指出,掉入陷阱的经济体产业多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经营成本相对较低。当这一比较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发展便面临着寻求新动能的挑战。发达经济体之所以能迈过这道坎,就是因为在更具附加值的高端领域获得优势,经济发展也有了足够的新动力。可见,“中等收入陷阱”基本发生于经济转型时期,对一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出了考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认为,经过多年调整,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经济运行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风险尚未根本消除,产品和服务质量短板仍然突出,新增长动力还不够强大,依靠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依靠工业产能增量扩能形成的经济结构、依靠资源和生产要素大规模高强度投入形成的增长动力,难以适应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因此,中国必须跨过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这“三大关口”。

  重视创新厚积薄发

  在经济增速上,过去四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长7.2%,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当中持续领跑;在扶贫方面,2001年到2010年间,中国平均每年减少673万贫困人口,2012年以来每年减贫更是达1300万人以上;在动能转换上,过去五年中国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接连实现了10%左右甚至更高的增长……

  “事实上,中共十八大以后,中国就已经开始注意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可能带来的风险,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世界其他经济体的发展经验表明,能否顺利进入高收入行列,关键在于能否有效推动经济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因此,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并专门加以论述,其着眼点之一就在于此。”上海市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权衡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如今,在浓厚的创新氛围下,移动支付、电子商务、平台经济、无人零售、共享单车、新能源汽车等新业态、新动能正在中国快速发展。2017年,中国新增“独角兽”企业数占全球的36%,已成为拥有“独角兽”企业第二多的国家。同时,中国在产业技术上逐步接近国际前沿,部分领域进入领跑阶段,新技术加速向各领域扩散,为提升产品、工程、服务质量,实现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造了条件。

  均衡充分发展可期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客观因素也正在支撑着中国顺利迈向高收入阶段。广发证券最近在一份报告中就列出了中国正在迎来的四大结构性红利:一是计划生育政策放宽带来的“新生儿红利”;二是旅游、环保、健康、养老等领域需求增加带来的“消费升级红利”;三是部分二三线城市成长为新的制造业基地所带来的“基建网络及新城市群红利”;四是教育发展水平提高带来的“劳动力素质红利”。

  权衡表示,中国所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相关风险与新时代下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息息相关。解决好这一问题,既要从做大蛋糕上下功夫,又要在分好蛋糕上做文章。

  对此,中共十九大报告给出了明确的方向:“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十九大报告中的论断和举措,目的就是要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将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有机结合起来,让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协调发挥,来实现共同富裕,从而为后续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权衡表示,随着十九大精神逐步落实到各项工作中,中国经济发展将更加均衡、充分,“中等收入陷阱”将无法拦住中国发展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