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永安绿意盎然。
在永安城西郊的大兴工业园区内,满载而来的货车一早排起长龙。福建和其昌竹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郑忠福骄傲地说:“永安一年产出3500万根竹子,有三分之一被我们‘吃掉’。”
永安竹资源丰富,拥有竹林102万亩,占全市森林面积的30%;人均拥有竹林6.7亩,居全国第一。但是以前,竹子利用主要以做笋干为主,经营粗放,亩产值仅100多元;加工方面,长期以竹香芯、竹席、竹胶合板为主,产业发展水平偏低。近些年,永安市加快实施“以竹代木”计划,围绕竹子大做文章,创新精深加工,使竹产业成为当地的新兴支柱产业之一。
曾饱受原料之苦的和其昌现在就是竹加工企业的佼佼者。
“如果当初没有改用竹子,现在可能连原料都买不到。”郑忠福说,公司产品最初以纯木为原料,但很快,由于很多国家开始禁伐原始森林,严控木材出口,导致原料供应越来越少。于是,和其昌把眼光瞄向了竹子。
2014年,和其昌与中科院木材研究所建立合作关系,研究以竹木混合为原料制造产品的课题。“在一片片竹帘中加入数片薄薄的木板,形成更合理的结构,让产品的重量和成本都降下来了。”郑忠福说,技术上的突破让和其昌在行业内崭露头角。
尝到创新的甜头,和其昌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多。仅去年,就投入800多万元。目前,已取得相关专利26项。新技术的投用,每年可减少树木资源消耗10万立方米以上。公司也发展成为全国单产规模最大的竹木复合集装箱底板生产企业,去年生产集装箱底板15万立方米,销售额超过10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五分之一。
广阔的市场前景、可观的回报,竹加工产业吸引来越来越多的投资人。三年前,福建节节通竹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明强就投资3000万元,“跨界”进军竹家具行业。
“今年公司首次实现扭亏为盈。”许明强说,除了竹家具逐渐被消费者认可,主要得益于永安市竹产业研究院为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智力支持。
据了解,永安市竹产业研究院是一个公助民办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主营竹产业研究、竹产业技术开发、竹产业人才培训等业务。竹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刘洋告诉记者:“从技术层面看,现在木头能做的竹子基本都能做,很多木头不能做的竹子也能做。”
如今在永安,竹加工正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除了传统的家具和工艺品,竹产品已涵盖竹重组材、竹家具、竹板房、竹叶黄酮、竹纤维等20多种产品400多个品种。永安竹产业规模已连续十年实现15%增长。今年截至目前,竹产业产值超60亿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最快的产业项目。去年,永安市人均竹业收入达569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近四成。
永安竹产业的发展成绩,与当地政府的引导密不可分。转变先从竹林开始,永安首先实施竹林丰产示范工程,建设竹山喷灌系统、竹山便道,改善竹山基础建设,推广竹林高效经营技术。其次,在全省率先试点实施竹政改革,投入财政补助近5亿元,为竹产业发展营造了宽松环境。此外,积极推广现代竹业项目,通过争取省级补贴,市级财政配套,鼓励开沟施肥、挖池灌溉等项目的示范,让竹农把山当田耕,把竹当菜种。
下一步,永安将进一步加快竹产业的一二三产融合,努力实现森林资源增长,农民增收,产业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