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新媒体

闽商头条焦点人物

郑建忠:用一抹“中国白”,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发布时间:2024-01-05 阅读量:4358 来源:闽商网

——对于郑建忠而言,陶瓷美术工艺创作是一种缘分、 一种开示, 一种归途。 




“观音崎,一名白泥崎,碧像岩在其巅,全山数里皆瓷土,邑名瓷多产于此”,民国年间的《德化县志》曾如是记载。也正是因为如此,德化自古以来,便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瓷窑之一,其盛产的德化白瓷温润细腻、如脂似玉,享誉海内外,故有“中国白”之美誉。

 

闽派雕刻艺术杰出青年领军人物



初见郑建忠大师,是一尊名为《祥龙赐福》的德化白瓷工艺美术作品带来的机缘。


郑建忠自小家庭条件不好,2002年初中毕业时,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放弃升学的机会,到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张祥琦的工作室,学习瓷雕技艺,也因此被张祥琦发现了他的绘画天赋。于是,张祥琦除了教授其瓷雕技艺之外,还传授其素描、国画等多种绘画技法,并鼓励他发挥绘画特长,学好瓷雕技艺。后来郑建忠又在家人亲友的劝说下,复学进入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美术雕塑类专业。


2004年,从学校毕业之后的郑建忠,做起了陶瓷样品设计,设计的样品大多是时下流行的热销陶瓷产品。


2010年之后,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郑建忠出师创办了至鼎陶瓷研究所,开始在瓷坛独立闯荡。


如今,依靠着充盈的内心精神世界,郑建忠在静思禅语的条件下充分认知自我,从而达到对精神更深层次的认识,终获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一级技师、全国陶瓷技术能手,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青年五四奖章标兵、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其作品《梵音》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静》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芸水莲心》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两岸福音》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航海博物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以及福建省各大博物馆收藏。

 

匠心独运的《祥龙赐福》



《祥龙赐福》是郑建忠的最新得意作品,他说,该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统。作品采用德化“玉黄瓷”作为材质来创作,呈色温润如玉,白中泛黄,而黄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位居五色之首,蕴含着尊贵、财富、辉煌、光明、智慧、希望和丰收。另外,作品以祥龙吐水为造型,水为财,代表着风调雨顺、顺风顺水,财源广进,同时巧妙地把水流设计为 一 个“福”字,既是来“财”也是送“福”。


这种将传统文化与当代福文化巧妙结合在一起的创新设计理念,让《祥龙赐福》这件作品名声大噪,不仅获得了德化县当地政府以及各地媒体的赞誉,而且因为恰逢农历甲辰龙年即将到来的原因,其在市场上也大放异彩。


郑建忠说,这件作品的意义不仅是一次传统与创新的结合,更是他后续打造福文化系列陶瓷工艺美术作品IP的开始,这也是对陶瓷文化的一种新的传承与弘扬。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弘一法师说:人生有三见:见天地,知敬畏;见众生,懂怜悯;见自己,明归途。


这些年,在艺术雕塑的创作过程中,郑建忠不仅注重作品外形的塑造,更加重视作品的内涵。他将“禅意”无所不在地融入于人物的创作中,把禅道人物和传统典故作为创作重点方向。



经他打造的佛像作品,形体优美流畅,造型智慧达观,内蕴耐人寻味,每尊作品中兼容了精致与简约,匠心和雅韵,可谓是别出心裁,佳作迭现。在这其中,尤以将弘一法师手绘的108尊罗汉图,再现于德化白瓷瓷雕最为震憾人心。“艺术的创作不少源于灵感闪现,不少起于机缘巧合。如果不是恰好有幸观摩了弘一法师的108尊罗汉手绘图,就不会有当前独一无二的德化白瓷瓷雕108尊罗汉系列作品。”郑建忠说道。


弘一法师是一代高僧,在诗文、词曲、话剧、绘画、书法、篆刻等艺术领域皆有建树,在绘画上多见的就是其绘制的罗汉图。不过,在这之前,108尊罗汉的瓷雕尚未有人做过,郑建忠深谙其中艰辛,所以,除了日夜揣摩画作外,他还与研究弘一法师的专家、藏家交流,了解弘一 法师对罗汉的理解。在对弘一法师、对佛学有了更深的认知后,再来开展白瓷创作,就更加得心应手了。


郑建忠说,未来可能成立一个瓷雕馆,希望大家在看到罗汉瓷雕的时候,都能驻足倾听每尊罗汉背后的故事,借此给大家带来心灵的平静。


目前,他的德化白瓷瓷雕108尊罗汉系列作品已经酝酿创作了3年多,迄今设计创作了33 尊,已经烧成《托塔罗汉》《欢喜罗汉》《镜面罗汉》《恭敬罗汉》等18尊。其中,《伏虎罗汉》还与其以“海神妈祖”为题材创作的瓷雕 《两岸福音》于近期出现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未来8—10年,郑建忠将陆续推进剩余作品面世,相信届时一定会引起业界热烈反响。


或许,正如弘一法师所说的“人生三见”, 对于郑建忠而言,陶瓷美术工艺创作又何尝不是一种缘分、 一种开示, 一种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