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新媒体

闽商头条事件记录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李有平一行莅临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座谈交流

发布时间:2025-03-27 阅读量:1541 来源: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


马宁

卢志刚

郑宇

何忠清

3月25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市总商会副会长李有平,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市总商会副会长马宁,察右前旗工商联主席、旗总商会会长卢志刚,察右后旗工商联主席、旗总商会会长郑宇,兰察布市委统战部一级主任科员何忠清莅临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座谈交流。

李有平书记一行参观了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文化展列室、总商会和北京京华公益事业基金会的办公场所。

座谈会上,播放和阅览了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宣传片和宣传册。

慕容晨超执行秘书长简要介绍了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党委、总商会、基金会“三位一体”齐头并进的基本情况和所取得的成就。她说,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是北京市第一家升格成立的总商会,是目前北京市所有异地商会中唯一一家“总”商会,是全国第一家由商会成立公募基金会的商会,也是北京市第一家成立党委的商会。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会员企业最多,服务工作团队最大,是北京市乃至全国范围内最大规模、最具活力、最有影响力、最具文化底蕴的商会之一。她表示,乌兰察布市邻近北京,交流发达,资源丰富,主导产业优势突出,营商环境良好,也有很多闽商扎根乌兰察布发展。希望今后双方加强沟通交流,增进友谊。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将积极宣传推介乌兰察布市的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

李有平书记感谢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的热情接待。他说,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创造了许多第一、唯一,是北京乃至全国异地商会的楷模,充分体现了在京闽商的爱拼敢赢精神。“党建带会建、会建助党建、融合促发展”的工作模式及很多成功经验都值得其他商会学习借鉴。他简要介绍了乌兰察布市的区位优势、丰富资源、主导产业、优势项目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他表示,乌兰察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发展潜力巨大,很多闽商在乌发展势头良好。欢迎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到乌兰察布旅游、参观考察和投资兴业,乌兰察布市工商联将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乌兰察布资源及产业发展情况

一、区位交通及历史沿革情况

乌兰察布市位于祖国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内蒙古狭长版图上的“金马鞍”,总面积5.45万平方公里,辖11个旗县市区,总人口258万,有汉族、蒙古族、回族等49个民族。乌兰察布位于长城以北农牧过渡带上,曾是大窑、仰韶、岱海文明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就是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交汇交融的地区。明清时期,乌兰察布是内地与外蒙古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地,是草原丝路的重要节点。乌兰察布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丰富,有新旧石器遗址,乌兰察布岩画,拓跋珪、康熙等帝王活动遗迹,老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等。乌兰察布地处华北、西北、东北“三北”结合部,是内蒙古距首都北京最近的城市,是中俄蒙经济走廊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也是中欧班列非省会枢纽节点城市。境内2条高铁、6条铁路、7条高速、8条国道交汇,荣获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四张“国字号”名片。

二、资源禀赋

旅游资源。夏季平均气温 18.8℃,拥有4A景区13家、3A景区9家,乌兰哈达火山、林胡古塞、辉腾锡勒草原、“乌兰察布之夜”等景区已成为全国网红打卡地,荣获“中国草原避暑之都”“中国最美养生休闲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矿产资源。目前已发现矿种 80 多种,钼矿、萤石探明及保有资源储量居内蒙古前列,石墨晶质磷片大、品质居全国第1,电气石、优质玄武岩储量居内蒙古第 1,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合金材料、负极材料、PVDF、PVA 生产基地。绿色能源资源。全年日照时数 3200 小时,属国家一类风资源区和光能资源高值区,国内首条输氢管道“乌兰察布—北京”线列入国家规划,全市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达到1678.8 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 1272.5 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 406.3 万千瓦,占全市电力装机的 61%,建成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超过火电,实现历史性突破。农畜产品资源。乌兰察布肉羊、奶牛、肉牛、马铃薯、燕麦、杂粮、杂豆、蔬菜等特色农畜产品产量大、品质高,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地市级首位,成为全国最大的薯条生产基地,享有“中国马铃薯之都”“中国燕麦之都”“中国草原酸奶之都”等美誉,“原味乌兰察布”区域公用品牌日益响亮。

三、主要产业发展情况

大数据产业。乌兰察布是“东数西算”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城市之一,建成直通北京144芯双回路光缆,端对端 5 毫秒以内的时延优势,获评“最适合投资数据中心的城市”。落地华为、阿里巴巴、苹果、优刻得、快手、中银保信等 28个企业共计 38 个数据中心,其中智算中心32个,总投资 1406

亿元,累计完成投资约277亿元;签约标准机架规模超 110万架,已建成机架26万架,实际使用19万架,上架率 76%,算力总规模达5万 P,其中智算4.5万P,均居全国前列。清洁能源产业。乌兰察布具有风力强、日照足的巨大资源优势,素有“空中三峡、风电之都”的美誉。目前可供开发的优质风光资源分别约3000万千瓦和5700万千瓦,可以说是“风光”无限。全市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达到 1678.8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 1272.5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 406.3万千瓦,占全市电力装机的 61%,建成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超过火电,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市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已基本形成全产业链,正常生产风电装备制造企业12户,形成产能包括:整机1500台、风机叶片1200套、塔筒 2050 套、机舱罩 2000 套,具备配套生产7兆瓦及以上大型风机配套生产能力。马铃薯产业。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居全国地市级首位,成为全国最大的薯条加工基地。全市现有马铃薯种薯企业 16 家,年生产脱毒苗 10 亿株、微型薯 20 亿粒的能力,选育自有品种(品系)58 个。全市马铃薯加工企业发展到 37 家,马铃薯产品从最初的淀粉增加到薯条、薯饼、全粉、方便粉丝、马铃薯醋、薯纤维、马铃薯馒头等 21个品类 135 种产品,马铃薯加工能力、加工水平和产品多样化全国领先。全马铃薯薯条薯饼加工能力达到 60 万吨、淀粉全粉加工能力达到 50 万吨,均超过全国产能的 60%,成为全国最大的马铃薯薯条加工基地和马铃薯淀粉生产基地。畜牧产业。2024 年全年牛奶产量达到 45.99 万吨、同比增长 9.71%;全市牲畜存栏 798 万头只、同比增长 3.27%,肉类产量达到 27.97 万吨、同比增长 3.04%;种植优质饲草134 万亩,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超过 74%。铁合金产业。截至 2024 年底,乌兰察布全市铁合金生产企业达43 家,2024 年铁合金产量1131万吨,占全区总产量 72%,占全国总产量 31%,能效标杆值以上产能占比 60%、高于全国30个百分点,产业规模三年蝉联全国第1。化工产业。2024 年,全市石墨新材料生产企业达 38 家,综合产能 147 万吨,其中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企业 14 家,产能 54.2 万吨,是全国最大的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地级市。全市氟化工企业达 7 户,综合产能 68 万吨,占全区 65%左右。形成“萤石—氢氟酸—含氟制冷剂”“氢氟酸—含氟聚合物”和“氢氟酸—含氟精细化学品”3 条产业链,尤其在氟化工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和聚偏氟乙烯、电子级三氟化氮等深加工产品的开发上,已走自治区前列。目前,全市 PVDF 产能为2.9 万吨/年,占全区 100%,占全国 26%左右,成为全国最大的 PVDF 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