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新媒体

闽商头条事件记录

24亿身家,“中国金王”陈景河的资本棋局

发布时间:2025-10-11 阅读量:2606 来源:闽商网纵横

一家县级小矿企,三十年蜕变为全球矿业巨头,68岁的陈景河用他的第三个IPO,再次证明了黄金与资本结合的力量。

今年国庆假期,国际金价一路狂飙突破3900美元大关,续写历史新高。在这波黄金牛市中,一艘巨型“黄金航母”悄然启航——9月30日,紫金矿业分拆的紫金黄金国际正式登陆港交所。

图片

上市首日,股价一度大涨超66%,随后几个交易日继续攀升,截至10月3日收报139.6港元,总市值达3660亿港元。

这家被称为“矿茅”的黄金企业,正是“中国金王”陈景河资本棋局中的最新一步。随着紫金黄金国际的上市,陈景河的个人财富也达到24亿元,这位国企职业经理人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黄金IPO,造富神话

紫金黄金国际的上市,堪称2025年港股市场最受瞩目的IPO之一。

作为年内第二大IPO,其募资总额高达249.84亿港元,公开发售部分获超190倍认购,冻结资金超过4800亿港元。

市场热度可见一斑。

这家新上市的黄金巨头来头不小,其资产包涵盖8座海外高品位金矿,分布在南美洲、中亚地区、非洲和大洋洲等全球黄金资源富集区。

财务数据更为亮眼: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从18.18亿美元增长至29.9亿美元,归母利润从1.84亿美元飙升至4.81亿美元。

而今年上半年,其净利润已达到5.20亿美元,半年盈利竟超过2024年全年。

中国金王,财富传奇

陈景河的财富积累过程,本身就是一部国企职业经理人的财富通关秘籍。

1992年,35岁的陈景河做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辞去福建省地质局的铁饭碗,主动申请到上杭县一家濒临倒闭的小矿产公司当总经理。

当时谁也不曾想到,这家小公司会在三十年后成长为全球矿业巨头。

陈景河的财富之路始于紫金矿业的第一次改制。1994年,上杭县政府决定拿出这家公司的小部分股份,鼓励员工和社会各界入股。

当时金价处于历史低位,紫金负债率也不低,但陈景河看准了公司前景,积极入股。

2000年紫金矿业启动上市前股改时,陈景河做出一个大胆决定——以每股0.1元或0.65元的价格从其他股东手中受让了大量股份。

到招股书披露时,他共投入735万元,持有1.15亿股原始股。

这些原始股奠定了他今日巨额财富的基础。2008年紫金矿业A股上市首日,陈景河的身家就达到了16亿元。

如今,尽管他持有的紫金矿业股份只有0.24%,但在公司市值大幅增长后,这笔财富已变成24亿元。

资本棋局,全球视野

陈景河深谙“黄金+资本”的双轮驱动哲学。

“并购是紫金的基因。”在2024年业绩说明会上,陈景河的话语掷地有声。这位从福建山区走出的企业家,用30年将县级小矿企打造成千亿巨头,其核心密码正是 “反周期买入” 的并购哲学。

2002年金价低谷期,他抄底贵州水银洞、西藏玉龙等矿山,使紫金跃居国内金矿前五;2015年矿业熊市,他逆势收购卡莫阿铜矿等资产,如今这些项目贡献了紫金60%的铜产量。

2024年,陈景河的并购战车再度加速:10月斥资70亿元拿下加纳金矿,5月以137亿元控股藏格矿业,将钾、锂资源纳入版图。

至此,其商业版图已覆盖金、铜、锂、钾等关键矿产,形成“传统矿业主导、新能源矿产突围”的双轮驱动格局。

紫金黄金国际的上市,恰逢黄金价格上行周期,不仅有利于推动公司黄金资产价值重估,更能通过股权融资缓解资金压力,为陈景河的新能源布局提供更多弹药。

图片

暗礁仍有,前路漫漫

然而,在这片金光闪闪的财富故事背后,暗礁同样不容忽视。

紫金黄金国际的招股书揭示了一系列风险:其黄金开采成本高达1458美元/盎司,占2024年黄金售价的63.7%。

一旦金价回调,盈利空间将急剧收缩。

同时,地缘政治风险如影随形。公司在哥伦比亚、秘鲁等地的金矿面临非法采矿、社区抗议等威胁。

在哥伦比亚武里蒂卡金矿,非法采矿已从“治安问题”升级为“系统性危机”——当地贩毒集团“海湾帮”为非法矿工提供设备与保护,60%以上的浅部矿道被外部势力干涉。

此外,紫金黄金国际还面临着国内同行的激烈竞争。

山东黄金作为国内黄金开采龙头,在国内核心矿区的布局具有不可替代性;而洛阳钼业则凭借多元化资源布局与金融对冲能力,对紫金黄金的单一品种依赖形成冲击。

黄金时代,未来可期

尽管挑战重重,但市场对黄金的未来依然乐观。

高盛在9月初的报告中预计,在基准情景下,到2026年国际金价将飙升至每盎司4000美元;在“尾部风险情景”下,金价甚至可能达到每盎司4500美元。

这一乐观预测的背后,是2025年全球“黄金热”的缩影——今年以来黄金已经37次创下历史新高,首次站上3800美元/盎司,累计涨幅达到45%,不仅跑赢今年所有其他主要资产类别的表现,而且也创下了自1979年以来最大的年度涨幅。

在此背景下,港股掀起“黄金IPO潮”,赤峰黄金、周六福等企业已成功登陆港交所,而山金国际也已提交上市申请。

黄金正迎来属于它的时代。

68岁的陈景河依然忙碌。9月底的福建上杭,紫金山金矿的选矿车间仍在24小时运转。

三十年前,他在这里发现金矿化带,开启了矿业传奇;三十年后,他将最核心的黄金资产推向国际资本市场,试图在周期波动中锁定未来。

资本市场的注视,早已超越股价本身——这不仅是一家矿企的突围战,更是中国矿业全球化布局的试金石。

编辑:张   辰

审核:张建忠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由闽商网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