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称,万达将启动第四次转型计划,未来将会从房地产为主转为服务业为主,并且不会再自己出资新建万达广场。
万达董事长王健林称,万达将启动第四次转型计划。
时周特约记者 马浩宇 发自北京
《诗经》有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商场又如逆水行舟,速度越快规模越大,也就意味着要承受更多的风浪,作为地产界的一只“庞然大物”,在“新常态”下,如何适应新常态成了万达集团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日前,在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达”)的年会上,万达董事长王健林宣告了万达的“新玩法”。王健林称,万达将启动第四次转型计划,未来将会从房地产为主转为服务业为主,并且不会再自己出资新建万达广场,到2020年万达要形成商业、文旅、金融、电商基本相当的四大板块,彻底实现转型升级。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新常态下,此次转型对于万达而言,是个既无奈而又必然的选择。
走上“轻重并举”的道路
论起万达在商业地产的地位,无疑可以用“帝国”来形容。
自2005年万达开发首个万达广场至今,伴随着地产界的迅猛发展,在王健林带领下的万达,其旗下的业务开始不断“攻城略地”,连续9年保持着30%的增速。
短短十年间,“万达速度”让万达迅速成为一个“庞然大物”,在全国超过110个城市开发了万达广场109个(已开业),总资产高达5341亿元。
“不创新,毋宁死。”在王健林看来,地产行业是一个阶段性行业,不会永久兴盛,如今大规模高周转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并非长远之计。万达需要具备这样的前瞻性,及早布局,做文化、做旅游、做零售。
日前在万达集团的年会上,万达董事长王健林亦抛出了万达第四次转型的信号。相比于1993年,万达从地方到全国的第一次转型,2000年由住宅到商业地产的第二次转型,以及2006年进军文化旅游地产,发展为综合类企业的第三次转型,这次转型意义显得尤为重大。
王健林称,万达此次转型分为两方面,从空间上看是从中国企业转型为跨国企业;从内容上看,是从以房地产为主的企业转型为以服务业为主的企业,包括万达和万达商业地产的转型。
万达将逐步告别房地产业,力推“轻资产”模式成了万达此次转型的核心。
过去的万达成功依靠的是“重资产”模式,即所谓的城市综合体,建一个万达广场,旁边配建一些公寓、写字楼、商铺用来销售,通过房地产销售产生的现金流来养活万达广场。而转型以后,新建万达广场,万达只负责万达广场的设计、建造、招商、营运、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投资由别人出,资产也归投资者。
在王健林看来,这种模式没有房地产销售,是准金融投资行为,万达与投资方从净租金收益中分成,靠租金获得收入,可不受市场波动的影响,令收入趋于平稳。“未来万达的目标是提升租金净利占比,3年内将租金占净利润的比重提升至超过50%。”
据透露,万达商业如今已和嘉实基金、快钱公司、光大安石和四川信托签署透支协议,并且和海内外多家投行、保险和基金洽谈,万达从此正式走上“轻重并举”的道路。
王健林表示,到2020年形成商业、文旅、金融、电商基本相当的四大板块,彻底实现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