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热映,原著涉嫌抄袭的争议再度在网上掀起波澜。8月9日,原著作者唐七在微博公开了一份声明及鉴定书,否认抄袭。
网络文学作品改编影视“IP”受到观众的追捧,从几年前的《甄嬛传》《宫锁连城》到今年热播的《楚乔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剧,这些小说原著纷纷陷入抄袭疑云……
抄袭屡见不鲜 多部热播改编剧陷入抄袭风波
随着近年来“IP”概念日盛,一个文学作品能复合衍生出影视剧、游戏等种种商品,牵扯的利益越大,引发抄袭、侵权纠纷的可能性就越高。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原著涉嫌抄袭
唐七,曾用笔名唐七公子,是著名85后女作家,曾经登上过“2014年作家富豪榜”。
近期热映的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改编自唐七公子同名小说,早在2008年小说开始连载时就争议不断,被指抄袭“大风刮过”的《桃花债》,仅抄袭一事的微博话题阅读量就超过3000万。
2015年,“三生三世”签约影视版权后,唐七公子称“是在致敬《桃花债》”,“大风刮过”却对这种致敬不买账,反讽道:“一般抄袭的人,是默默抄完,很怕被发现,事发不承认。T小姐(指唐七公子)则刚刚相反,她是抄一点,然后大张旗鼓发声明,自己说致敬。”不少网友表示心疼“大风刮过”,“一直被抄袭,从未被超越!”
近日,唐七公子专门去起诉了自己,并由委托机构出具了《著作权司法鉴定意见书》,鉴定结果为:文学作品小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桃花债》,其故事梗概、人物设置、人物关系、情节发展不同,不构成著作权意义上的抄袭。然而,在唐七公子的声明获得一些网友支持的同时,另外很多人对此并不买账。有网友评论称:“原来相似的情节在不同一章节不算抄袭,长见识了。”目前,此事仍处在争议之中。
于正抄袭琼瑶案
2014年,台湾作家琼瑶公开举报大陆编剧于正作品《宫锁连城》抄袭其《梅花烙》并要求停播该剧。然而在被举报后,《宫锁连城》不但没有停播,收视率依然高走。
当时,于正第一时间给出回应,他称“这只是一次巧合和误伤”,并将“抄袭”传闻归咎于部分网友和媒体。
事件发生后,著名编剧汪海林力挺琼瑶并称“影视界侵权事件一直都有,这次琼瑶提出的问题,是真正地把‘抄袭’摆上了台面。”随后, 139名编剧联名声援琼瑶。
历时19个月,“琼瑶起诉于正侵权案”迎来琼瑶胜诉的结果,法院最终认为,《宫锁连城》剧本侵害了琼瑶《梅花烙》剧本和小说享有的改编权和摄制权。判决于正承担停止侵权、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赔偿琼瑶经济损失500万元人民币。该案件影响重大,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不少业内人同时指出,此判决的意义不仅在于还琼瑶一个公正,也给文娱界警示和思考。
最高人民法院认为,该案判决中对文学作品“实质性相似”的判断方法和判断标准进行了充分阐释,对文学作品中的情节选择、结构安排、情节推进设计等如何进行“思想”和“表达”的区分具有指导意义。
《锦绣未央》被指“抄袭了二百多本书”
谈到抄袭,不得不说的还有电视剧《锦绣未央》,原作为秦简的《庶女有毒》。“热播剧《锦绣未央》涉嫌抄袭200本小说,我起初也不相信能抄袭这么多,但是这个作者或许已经做到了。”编剧汪海林对业界存在的剧本抄袭现象表示强烈的不满。
百名热心网友花了2年时间对比,认定《锦绣未央》一共抄了209本书,全书270万字294章,仅9章未抄。琼瑶的《梅花烙》、江南的《缥缈录》,甚至豆瓣天涯的帖子,很多内容几乎一字不改。
《锦绣未央》到底是怎么抄的呢?有网友特地制作了大量专门鉴定抄袭的调色盘(也有人称“调色板”,就是把两本书对照起来,相同或类似的内容,涂成一样的颜色)并逐一发表。
2017年1月4日,11位作家诉《锦绣未央》案在朝阳法院立案。随后,著名武侠小说作家温瑞安先生(代表作有《四大名铺》系列)也表示参与维权。
《锦绣未央》涉及抄袭温瑞安先生的作品有《温柔一刀》《寂寞高手》《逆水寒》《剑气长江》《神州奇侠》等。侵权作品《锦绣未央》大量照搬其中的文字情节及长片段,交错合并至侵权作品中。
热播剧《楚乔传》两年前就陷入“抄袭门”
暑期档热播剧《楚乔传》不久前刚收官。公开资料显示,电视剧《楚乔传》原著《11处特工皇妃》为阅文集团旗下作家潇湘冬儿的原创网络文学作品,讲述了西魏年间奴籍少女楚乔与开明贵族宇文玥在战乱年代的爱情故事。
在该剧播出前夕,奇幻作家萧如瑟发文指出潇湘冬儿的《11处特工皇妃》涉嫌抄袭其作品。
早在2015年,原著作者潇湘冬儿曾公开发微博道歉,承认作品抄袭多部小说并承诺删除抄袭段落,同时保证电视剧《特工皇妃楚乔传》的剧本是原创。但两年后新版小说却依然被书迷指出存在大量抄袭段落。
作家萧如瑟自电视剧开播以来就开始维权并表示已经寄出律师函。
旧事重提 《甄嬛传》陷入风波
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陷入抄袭风波后,著名网络文学作家匪我思存在微博上发声痛批抄袭。事件一出,引起网友一片哗然。
女主入宫,皇帝因她与已故宠妃容貌相仿而对她宠爱有加,女主一步步上位,爱上皇帝的弟弟并产下子嗣,最终杀死皇帝成为太后。这段为观众所熟知的《甄嬛传》故事线,其实源自于早年连载的匪我思存的作品《冷月如霜》。
早在2006年10月,《甄嬛传》在尚未卖出版权之前,连载网站晋江原创网就曾出现关于疑似《甄嬛传》抄袭的投诉。在当时晋江方面的审查中发现,《甄嬛传》中有30余处情节、语句,与《冷月如霜》《寂寞空庭春欲晚》《斛珠夫人》等10余部古风小说的文章段落相同或相似。因此,晋江方面就做出了“流潋紫公然违规,向被抄袭者道歉”的决定。
当时的流潋紫态度坚决,声称:“这篇文将近40万字,绝大部分是我的原创,设计情景描写雷同的,我也会做出相应修改。针对整篇文章而言,我不认为我抄袭。”拒不道歉并离开了晋江原创网之后,流潋紫开始在个人博客继续连载《甄嬛传》直至小说出版。
网络文学抄袭泛滥 原创去哪了?
“网络文艺充满活力,发展潜力巨大。”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公布,其中鲜明地提出要大力发展网络文艺。这让许多网络文学创作者、爱好者和研究者备受鼓舞。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不久前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 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3.53 亿,其中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3.27 亿。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十年,网络文学还将处于黄金发展期。
然而,网络文学日益繁荣的背后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有专家指出当今网络文学面临的三大问题:一是整体质量偏低,泥沙俱下;二是过分类型化;三是接受者与创作者关系的错位,拼凑抄袭现象严重。
早前有媒体曾爆料,网络作家生存不易,仅有少数作家月薪超万元。为了在千万人中脱颖而出,网络作家只能靠不断地写,不断的“借鉴”。一旦小说走红,作家面临的就是网友的“催更”。著名网络文学作家唐家三少也曾向人民网记者表示,连载确实面临很大的压力,出道13年的他仍需要每天更新连载作品。即便作家每日更新三到五千字,不少网友还是不满足。消费驱使生产,“东拼西凑”的小说应运而生。
在《锦绣未央》抄袭事件发生后,人民日报发表时评《人人搞“搬运”,谁来做原创》,文中提到:近年来网络小说越来越火,关键原因就在于情节“虐心”,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而对于作者来说,所有好看的“哏”几乎都用遍了,要想设计出观众喜欢的新颖情节,需要更勤奋的思考、更巧妙的构思。但许多网络小说就像流水线产品,追求的是写作速度快、创作成本低。只要符合观众口味,东拼西凑不择手段,抄袭成了快速致富的门道。由此生产的作品,内容高度程式化,噱头有余却新意不足,缺乏创造力。
如今虽然“IP”大行其道,富有生命力的原创作品数量还是不多。但无论是哪个时代,原创都理应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和认同,而不是随意篡改他人小说转化为自己所用,进而获取利益。目前其实已有法律法规保障原创作者的合法权益,但抄袭乱象仍层出不穷,原创作者的维权之路依然道阻且长。作为读者,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原创作者“慢下来”,带给大家更多的原创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