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新媒体

人文财富尚流会定制

《小苹果》也配获得国际大奖?_闽商网

发布时间:2014-11-19 阅读量:2726
筷子兄弟
    今年7月,筷子兄弟的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上映,影片讲述的是两名热爱文艺的中年男子远赴美国参加选秀节目的感人故事。在影片中,筷子兄弟二人在海选时演唱了一首《小苹果》,打动了现场的所有人。

 而今,筷子兄弟的梦想成为了现实。11月23日,他们就将登上全美音乐节的大奖的舞台,现场演唱歌曲《小苹果》,为美帝人民展现我国当代通俗音乐的发展成果。同时,筷子兄弟也将成为继韩国歌手PSY之后第二位登上全美音乐节舞台的亚洲艺术家。

    全美音乐奖的全称是American Music Award,与人们熟知的格莱美奖(Grammy Awards)和公告牌音乐奖(Billboard Music Award)并称美国三大音乐奖。

  格莱美奖一般由专业人士评出,除了歌曲、艺人的受欢迎程度之外,还会考虑到编曲、录音质量等诸多因素,而公告牌音乐奖的评选,则是基于歌曲在公告牌排行榜(Billboard)的排名。与这两个奖不同的是,全美音乐奖是一个由人民选出来的音乐奖,所有奖项的结果均由消费者投票评出。因此,全美音乐节在业界一直被认为是最能代表先进流行音乐发展方向的商业指标。

  全美音乐奖虽然是一个美国音乐奖,但也在关注亚洲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2012年,韩国歌手PSY就在颁奖典礼上压轴出场,演唱了当时红遍全球的《江南Style》。

    《小苹果》本是筷子兄弟的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的主题曲,该片于7月10日正式上映。而早在5月29日,   

  早在2010年,筷子兄弟就在成名作《老男孩》中采用了这种主题曲绑定电影的推广模式,并且大获成功。而这一次,歌曲的风头远远超过了电影本身,下至幼儿园朋友,上至广场舞大妈,都被《小苹果》成功洗脑。

  歌曲《老男孩》和《小苹果》确实都具备成为神曲的必要条件,如朗朗上口的旋律、简单直白的歌词,但和电影《老男孩》一样,同名歌曲主要寄托的是“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的哀思,很难打动所有年龄层的听众。反观《小苹果》,歌词中的“小苹果”一词似乎代表了一切可以表达爱意的对象,送女神,送老师,送同学,仿佛都没有问题。

    虽然歌词表达比较模糊,但编曲的定位却很清楚。除了《老男孩》的校园民谣风格之外,筷子兄弟这一代人接触最多的音乐类型恐怕就是Italo-Disco了,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路灯下的小姑娘》和《冬天里的一把火》等曲目,正是翻唱自国外的Italo-Disco作品。《小苹果》在音色选择和合成器的编排方面,具有很明显的Italo-Disco特点,很容易就能唤起曾经的迪斯科爱好者的热情。

  除此之外,筷子兄弟想必也是考虑到了广场舞在我国当代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影响,因此放弃采用了舞曲形式,获得了广场舞大妈的一致认可,也让歌曲如星星之火一般在全国迅速传播。

  《小苹果》MV也是歌曲广为流传的原因之一。与同样获得全美音乐节的《江南Style》有些类似,《小苹果》MV中夸张的人物造型、荒诞的情节设置一经发布便引来众多网友吐槽,但任何的评论、吐槽甚至谩骂,都对歌曲传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在MV发布之后不久,网上还出现了大量恶搞模仿视频,甚至还有武警战士、消防官兵参与其中,与当年的《江南Style》如出一辙。

 值得注意的是,在《小苹果》MV中,出现了大量的韩国元素——在完整版MV的开头,肖央用韩语质问女友;在MV中,出现了朝韩战争期间,女孩的情人战死沙场的情节;MV中筷子兄弟身边的领舞者,也就是MV亚当和夏娃情节中毒蛇扮演者,是韩国明星裴涩琪。此外,筷子兄弟与韩国女子组合T-ara N4合作的韩语版《小苹果》也将于本月24日推出。这不仅使筷子兄弟吸引了部分中国国内的韩国文化爱好者,还为自己的音乐作品走向国际化奠定了基础。

  虽然很多人对筷子兄弟凭借《小苹果》获得全美音乐奖表示十分不爽,但不要忘记这是一个流行乐奖项,评选的主要依据还是歌曲的流行程度。在2014年,能和《小苹果》争夺年度第一神曲的恐怕只有《我的滑板鞋》,但是从歌曲品质来说,后者想要获得国际认可恐怕有一定难度,况且其公关团队和筷子兄弟的比起来实在相差太远。

  正如当初有人看完《老男孩》声泪俱下,等电影广为流传,歌曲脍炙人口之后擦干眼泪就开始改口痛骂筷子兄弟一样,如今的《小苹果》在红极一时之后又被深深地烙上了“低俗”的标签,仿佛只要不说它低俗,就是站在了大众审美的对立面。

  客观地说,喜欢《小苹果》没有错,不喜欢《小苹果》也没有错,但不喜欢《小苹果》的人要说喜欢《小苹果》的人脑残,那真是有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