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了,故宫》《如果国宝会说话》等综艺节目,故宫口红、兵马俑主题酒店等文创产品,加上传统和网络媒体的推动,过去陈列于深宫大院的文化遗产一改高冷面孔,以“萌萌哒”的亲民形象走向民间,有的成为现象级的“网红”。这是一件好事,但 “网红”显然不是文化遗产当代价值的全部。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文物抢救与保护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2018年,全国博物馆数量已经超过5000座,接待参观人员超过10亿人次,像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敦煌博物院等热门文博场所不得不采取限流措施。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与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文博事业仍然存在地域分布、接待时间、展品结构、解说系统等方面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中西部和三四线城市的博物馆,有的尽管在青铜器等特定主题收藏方面居于一流水准,但是受经费、管理和人才所限,长期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一线城市的热门场馆,每天开闭馆的时间与工作时间同步,加上预约、登记、限流等措施,网友表示“想说爱你不容易”。很多有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的藏品,由于解说系统过于严肃,且布展陈列从玻璃柜到警戒线的层层拦阻,导致很多参观者望而却步,敬而远之。现在的萌化和网红,只是解决了传播领域的亲民和近民需求,或者说解决了“场子”里叫座,却没有解决好“圈子”里叫好的问题。因此,博物馆作为传统文化重要载体,必须平衡好大众接受和价值引领两方面的需求。
从近年来对节假日旅游市场的监测结果来看,90%以上的游客会参与各类文化活动,40%的游客会进入文博场所。这说明国民对旅游的认识已经走过了“看山看水看风景”的初步阶段,开始走向“观文品史,体验生活”的新阶段。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既要努力让群众更多地走近文博,也要加强融合创新,持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和国民综合素质。
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通过内容、活动和场景增强文化遗产与人的连接。比如,博物馆可不可以开放为成人典礼、学术研讨会、新闻发布会,甚至冷餐音乐会的场所,要不要邀请国际化的专业团队对展示和解说系统重新设计,要不要增加一些现当代的文化符号?这些创新创意,无论是内容层次,还是参与人员,都可以与文博场所相得益彰。当然,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们肯定要付出比卖萌做网红更多的才情和努力,甚至有失败和被指责的风险,但是不迈出这一步,“文化遗产要保护好,也要活起来”的战略目标就不能真正实现,“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新时期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思路也无法有效落地。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红”只是文化遗产活起来的第一步,还需要在价值传承和文化创造方面做更多的工作。